《拉摩的侄儿》读后感摘抄( 二 )


【《拉摩的侄儿》读后感摘抄】狄德罗作为一位哲学家跟音乐家拉摩的侄儿的对话 。哲学家与一个社会混混展开了一场对话,滔滔不绝的是拉摩的侄儿,经常处于震惊的是哲学家 。
哲学家还在用世俗的道德与秩序进行思考的时候,拉摩的侄儿手脚并用,比比划划,口若悬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哲学家讲着那些道貌岸然的人做的鸡鸣狗盗的事 。
拉摩的侄儿也有一个音乐家基本的素养,哲学家好奇他为啥不正正经经做个家教或者搞点创造 。拉摩的侄儿反而用哲学的方式讲述着这些理想主义的天真是如何不可能 。
哲学家又好奇这样会给自己的孩子什么样的影响与教育,拉摩的侄儿觉着哲学家真是好笑,这个世界如此虚伪,不是应该早早让孩子们看到真相能活的不那么难过吗 。
哲学家还在惊叹拉摩的侄儿为何敢如此直白时,拉摩的侄儿说自己还要去为一口饭“讨好”别人 。拉摩的侄儿走了,剩下哲学家原地石化,内心一片混乱……
《拉摩的侄儿》读后感(四):狄德罗的困惑
狄德罗在中国的知名度远不如启蒙思想三巨头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但他有两部作品是我情有独钟的,其中的一本就是《拉摩的侄儿》 。这部狄德罗遗留下来的作品,在思想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痕迹,被恩格斯盛赞为“辩证法的杰作” 。最初是以油印本的形式流传到德国,受到大文豪歌德的青睐 。继而黑格尔和马克思都对这部对话体盛赞有加 。尤其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用相当的篇幅对这部小说进行了思想性的阐发 。时至今日,我们阅读这部作品,也会觉得其中所涉及的有些问题并不陌生 。西方的对话体写作最早或可追溯到柏拉图那里 。在狄德罗的这部作品里,主要由“我”和拉摩侄儿的对话构成,以两人在咖啡店的相遇为契机展开布局 。“我”先描述了对小拉摩的固有印象,亦即“他是高傲和卑鄙、才智和愚蠢的混合物”,“他毫不夸张地表露了自然赋予他的优良品质,但也毫不羞耻地表露了他所接受的恶劣品质” 。这些提纲挈领的勾勒都在后文有着具体而微的体现 。总的来说,小拉摩在我看来是一位怪人 。这样一位怪人在人群中很惹人注意,因为他打破了固有的教育和习俗,使得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一些固有的价值观念 。相信这也是狄德罗为什么愿意记录其言谈的原因 。
首先还是要理解小拉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的叔叔老拉摩可是享有盛名的大音乐家 。小拉摩也习得了一身音乐方面的才能,他在表演时能把周围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但是他的才华又没有高到可以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地步 。由此引申出一些关于天才与平庸的讨论 。这个话题是从讨论老拉摩的天才引出的 。小拉摩认为天才往往只想到他自己,只精通于自己擅长的东西,而不晓得怎样做一个公民、父亲、母亲、兄弟、亲戚和朋友 。一方面,天才是其所在的时代的光荣,后人会为他建纪念碑,永远地尊敬他 。另一方面,他可能对于身边的同时代人是某种灾难 。譬如,小拉摩就认为自己的叔叔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粗暴的人、无人性、吝啬,是坏的父亲、坏的叔叔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就像“我”向小拉摩所提出的,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你愿意做一个平庸的好人还是一个天才的“恶棍”,前者在生活中能获得好口碑,后者却能创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 。这种意义上的天才只有对于不相识的人们或者是在后人眼中,才是一个好人 。这样一个人物,就像是一棵大树一样,闷死了生长在它脚下的植物;但是它能够把自己的顶尖一直耸入到云中,把树枝远远伸张开来,把树荫赏赐给来到它伟大躯干旁休息的人物,并能够产生出味道绝妙的果实,供人品尝 。由此如果出于更广泛福祉的考虑,似乎需要忍受天才,这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天才的道德豁免论 。卢梭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朋友,或者说严格意义上的好人,却在思想史上永放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