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革命》读后感锦集( 十 )


即使是干的多、挣得少的95后新蓝领(低学历,在一二线城市打拼的基层工作者),也更看重未来的发展 。没有挑战、没有成长空间,是他们频繁跳槽的原因 。
由此可见,比较“饥渴一代”(60、70后)追求“达成、快乐”的工作动机,相比于财富的成功或社会地位,新生代更注重马丁理论后面的三个幸福来源:意义、专注、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意内心的需求,追求有意义和个人满足感的工作 。
这与新生代成长的时代背景有关 。吴伯凡曾经用苹果和生姜来比喻90前和90后的人 。他认为,60、70后,他们获取资源的途径相对单一,有固定方向,所以形成了像苹果一样固定的形状 。
而90后是数字的原住民,是观察着外面世界长大的,他们获取资源、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长成像生姜一样非整齐不规则形态 。
在中国,童年时的新生代是家庭甚至家族的中心 。在与童年相伴的电子游戏中,不论是虚拟的战场还是人生,自己都是主角 。
主角意识、自我掌控,是融入新生代血液中的内在动机 。他们不会像前辈一样,甘愿当社畜、当一颗“螺丝钉” 。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 。有个年轻的计算机程序员,热爱编程,喜欢解决问题的快感 。组织发现后,就给了他一个指标,比如每天必须写多少行代码,他立刻就感到了限制,工作热情和快感随之消减,直接选择离职 。
所以,新生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想当主角,极力摆脱控制 。新生代无法理解,为什么一定要牺牲个人时间,优先处理自己不情愿做的事情;无法理解上一代人,为了得到一个想要的东西,咬牙忍耐 。
工作动机,已经从上一代人的“组织叫干啥傻傻干”,变成我“想干啥就干啥” 。(只要不违法)
02把优势变成工作,把喜好干成事业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优势和劣势,这个时代的最大优势就是有选择 。
作者在书中,举了扎克伯格的例子 。1984年出生的扎克伯格,23岁就挤身世界最年轻亿万富翁行列 。在女儿降生后,更是宣布捐出他和妻子名下99%的资产 。他可以说是年轻一代“追求意义”胜过“寻求财富”的典型代表 。
他认为“让世界更加开放,人们互通互联”才是有意义的事 。“我觉得最好的公司不是因为创始人想要成立公司,而是因为创始人想要改变世界”,这是他创业最好的注脚 。
他曾经在演讲中说道:如果做你所爱的事,在逆境中依然有力量 。扎克伯格的故事验证了动机革命 。
作者在书中指出,随着AI时代的到来,对于简单重复、高效有序的劳动,人类已经无法战胜人工智能 。今后的时代,将是“喜好”创造人类价值的时代 。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