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读后感精选( 二 )
很喜欢最后结语中作者写到的“颓废之梦与生活之病的联结,是这种世纪末形态的显著标志 。就写作者而言,他们描绘这种梦境,这种审美幻象的同时,也往往以疏离、反思与讽刺的叙述格调来凸显这种审美倾向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展示梦中人与做梦人的虚弱本质,既是复现又是破除世纪末的颓废、唯美与叛逆” 。那么,十九世纪末的欧洲,二十世纪末的日本,二十一世纪的…
《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读后感(三):你确定能读懂这本书吗?
3年前读过一本书,书名叫《巴赫的烟斗》 。那本书里的大部分文章,艺术评论家、专栏作家、《爱乐》杂志主笔贾晓伟试图用自己的文字将能让使用者优雅起来的物件与一位文化名人勾连起来 。这种构思太诱惑读者了,像标题被用作书名的那篇《巴赫的烟斗》,因着烟斗这一物件,仿佛巴赫那恢弘的音乐圣殿,也不让人望而生畏了 。
我以为《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也是类似的文化随笔,所不同的是,作者李双志用了两个名字弗洛伊德和尼采,用了弗洛伊德的躺椅和尼采的天空这样的意象,来强调这是一本专门讨论德奥文化的作品 。
我的猜测也太离谱了 。
这不是一本文化随笔 。从被晃了一眼的尴尬中回过神来后,开始认真阅读《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并发愿要读完该书 。可只读了导论,就不得不自问:你确定能读懂这本书吗?
到底没能抵挡住想要多了解一点弗洛伊德与尼采的意愿——我的意思是,如果通过阅读弗洛伊德和尼采的原著来让自己更深入地了解两位大师,那就太为难我了 。去年,读过李双志翻译的比利时作家雨果·克劳斯的《比利时的哀愁》,觉得这位学者的译笔非常体恤普通读者 。翻译一本小说和撰写一部学术著作,当然是在文字世界的两极里体验写作的快乐,然而,纵然有着两付笔墨,译者李双志和学者李双志终归是同一个人 。当他专攻学术著作的时候,大概会念及普通读者进入专业文本的难处,不然,一本关于“德奥世纪末的美学景观”的论著,怎么会被按上《弗洛伊德的躺椅和尼采的天空》这样一个既诗意又让人感觉距离懂得尼采和弗洛伊德只剩一层窗户纸的书名?
我的猜测又一次离谱了 。
弗洛伊德和尼采,弗洛伊德的躺椅和尼采的天空,只是深谙吸引读者妙招的李双志选用的恰到好处的切入话题的路径 。那么,这本书的话题是什么呢?李双志想通过这两位德奥大人物再一次阐述他为之爬梳了十多年的命题:德语文学中的世纪末景观 。我想,要懂得李双志从本科到博士后始终放不下的这个课题,起码得读过书稿中所涉及的那些德奥作家的部分作品吧?比如说,引发他对德奥世纪末文学产生浓厚兴趣的诗人霍夫曼斯塔尔的作品;又比如说,他在书里屡屡提及的作家托马斯·曼的作品 。然而,不曾读过霍夫曼斯塔尔的诗不说,托马斯·曼的小说也没有读全,我又怎么能读懂《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德奥世纪末的美学景观》?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