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流》读后感精选( 四 )
对于两个疑问 , 彭慕兰给出的答案是欧洲之所以未走上这条路——即以劳动力高度密集化的生产模式 , 维系住(社会或社会财富)的整体增长 , 但却无法维系住人均(财富或资源)的增长 , 是因为欧洲碰上了“重要而且剧烈的断点” , 这些断点是以“化石燃料和有机会取用新世界的资源为基础 , ”意思是欧洲发现并利用煤炭等化石燃料进行工业化水平提升 , 同时可以利用“地理大发现”的成果——殖民美洲、非洲等地区以获取和利用当地人口、自然资源来缓解本国/地区的资源不足情况 , 因而才能在“这两者的共同支持下”避免了走上江南地区的劳动力密集发展道路 。
其实 , 对于江南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发展道路 , 在我国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上 , 倒是对其持正面赞赏的态度 , 并且认为我国“精深细作”的农业发展模式是能养活那么多人口的一个关键因素 。同一历史现象的不同态度和解读 , 某种程度上 , 也可谓是印证了“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一观点 。
对于这种只能维系整体增长而无法维系人均增长的劳动力高度密集化的生产模式的讨论 , 彭慕兰便重点讨论了“内卷化经济(involutedeconomy)”这一现象 。“内卷化经济”其实是对“内卷化”这一过程的经济学解读 , 而且“内卷化”这个概念倒是和时下一个颇为引人关注的热词“内卷(involution)”关系匪浅 。事实上 , “内卷化”这个概念并非彭慕兰首创 , 而是黄宗智在讨论“李约瑟之谜”时引入的 , 意指“在高度人口压力之下 , 伴同商品化而形成的现象 , 其核心内容在于以劳动边际报酬递减的代价换取农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化” , 这便也部分解释了前文提到的江南地区劳动力高度密集化的生产模式 。
只不过 , 黄宗智认为彭慕兰对内卷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 , 并且他认为彭慕兰也没有把握住“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及单位土地上劳动密集度和单位劳动资本化之间的重要区别”(详见《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的《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流:中国、欧洲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形成>一文) 。而且 , 当下国内社会公共舆论场域中讨论的“内卷”现象更集中在社会制度对劳动力资源的不合理、不均衡利用 , 导致的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以及作为劳动力资源的个体的精神压抑等的探讨与批判(仅为个人看法 , 欢迎探讨和交流) 。
更多对于黄宗智以及其他人对《大分流》这本书的批判 , 以及彭慕兰对本书的辩护 , 可以参考仇鹿鸣发表在“理想国imaginist”公众号上的评述文章《为什么中国与欧洲走上不同的道路?|仇鹿鸣评<大分流>》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