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故事的读后感大全( 三 )


打开图书蛮有趣的就是将动物和植物作为领衔出演的“主角”以及“配角”演员——其他动、植物,细菌等悉数亮相 。很可爱的一点竟然标注了“以出场顺序为序”,很有喜感 。一方面,知识性很强,按时间顺序出现的动植物做了大概的梳理;另一方面,以戏剧的形式来了一个不失幽默的开场 。
接下来便是场景简介了,共分六场“戏” 。戏剧内容没有过多的角色出现:主角毫无悬念的登场——“地球” 。讲述了地球最开始的状态 。从温度、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描述了地球的基本状态及变化 。引出了“头足类动物”及苔藓类植物的出现 。别看不多的几张彩页,却有着不少必读的知识点 。例如,地球的公转时间、自转时间,太阳系的八大成员分别是谁以及他们距离地球的远近距离等等 。
而后面依次出现的五幕则是《生命的故事》重头戏了 。第一幕介绍“古生代”的知识,从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讲到石炭纪、二叠纪的远古生命 。我们初中生物中学到的三叶虫便在这一部分“粉墨登场”了 。随着此时期地球的温度变化,还会有其他的动植物生命出现,尤其是我们熟悉的恐龙也会呈现不同的特点 。第二幕介绍“中生代”中的江河边、湿地里、海洋边、湖岸边、山地上的生命 。第三幕讲解“新生代”的故事 。在这一时期,气候多次变化,恐龙已经将消失在地球舞台,哺乳动物将成为重要角色 。第四幕中,人类已出现并繁衍生息 。第五幕今天的全新世就是大家熟悉的场景了 。
全书文字不多,画面感生动 。在不多的文字中,串联起了几十亿年的地球生命故事 。如果这些知识仅是学科类单纯记忆那么一定会感觉枯燥,但伴随着图文解释理解难度相对降低也便于大家记忆了,它就是一册有趣的绘本 。
《生命的故事》读后感(四):承载着生命可贵的绘本,真心让人一拿起就放不下
承载着生命可贵的绘本,真心让人一拿起就放不下
生命是多么宏大的命题呀,即使是伟大的人物,也难以勘破 。所以,对于人的生命的追索,其实是一生的命题,我们也许可以看到不同,但是一定要学会追溯本源 。然而,孩子还比较单纯,我们要怎么让他们感知?我想,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的回答很有代表性,他说“有个喜欢《凯迪和一场大雪》的男孩,每天都不厌其烦地看这本书,虽然已经看了两个星期,还是没有放下的意思 。”而这本《生命的故事》也正是出自同一个作家维吉尼亚·李·伯顿(1909-1968年)之后,温和而细腻,费尽心思而打磨的绘本,自然是上乘之作 。
出于好奇,我专门去寻找了一个维吉尼亚·李·伯顿的资料,随意一找,就是20世纪美国绘本作家中翘楚,翻了一下她的作品集的介绍,我想,又几个关键词可以供我们参考:《迈克·马力干和他的蒸汽铲车》《凯蒂和大雪》,绘本里的精品,当时孩子入门的读物;一部绘本的绘制加选定时间约为6个月,每一次的文字编撰和绘画选择约为16个月,加行出版和发行,也就是每一本绘本的时间基本都是三年左右,而《生命的故事》也是如此,流畅的文字和精心雕琢绘制的图画,尤其是让人惊喜的细节刻画,无论是宏大的地球场景的描写,还是儿童内心心理精细的刻画,都是包含着爱和美,而在这爱和美之间,是作家睿智的人生感悟和历史、社会责任感 。《生命故事》(Life Story)(1962年)是维吉尼亚绘本人生中为孩子绘制的最后一部收官之作,较之前的作品,这本书竟然花费了整整八年的时间,在这八年里,我们看到的那些精美的插图,是维吉尼亚不断前往远处他乡,奔赴纽约国家历史博物馆,实地考察考古博物院,以第一时间和信息来获取地理学、古生物学、古植物学和考古学方面的相应的知识 。作为一个绘本作家,她的耐心让人惊叹,毕竟不是为了科普,但是同时又是为了让孩子可以获得更多的阅读体验,所以这本书在绘制上不仅吸收和消化维吉尼亚所查阅到的各种艰涩的专业资料,而且为了便于孩子理解,还在细节上下功夫,每一幅插图她都精益求精,每一个细节她都细致修订,在“完美”这件事情,维吉尼亚费尽了力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