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木拱桥读后感1000字( 九 )


在此之后,在一段艰难的人生波动之后,我于2018年入职于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学会(一个两年期的学术岗位) 。感谢这个跨学科平台以及在此期间校内外各种学术交流的碰撞启发,我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去努力“重装系统”,反思闽浙地区的人文历史与地域特殊性 。也是讽刺,我自诩建筑人类学视角,但在闽浙山水间浸泡了这些年,累计也达到十几个月,却对桥梁之外的社会、历史并没有多少敏感度 。我吃惊地意识到,虽然我可以细致地复原、描述二百年前的匠人建造一座木拱桥的完整流程乃至技术细节,但我无法动用想象力去营建那个时代这个地区的整体社会风貌 。闽浙的匠人间错综复杂的谱系关系,飘浮在我对明清王朝和东南山区稀薄的了解的虚空中 。我这才有意识地补习了地方经济史、文化史,梳理了地方志,并专门返回田野,走访、收集了匠人所在区域的宗族族谱 。我了解了山区矿工的艰险生计,认识了两位有意趣的县令——崇祯时寿宁令冯梦龙、乾隆时景宁令张九华,结识了一支有着科举荣光的乡村士绅,以及一个个挣扎于生存与延续的稼-匠家族......当历史、地理、经济、文化、风俗等重重图层叠合到头脑中的地图时,这片脑中的土地开始呈现勃勃生机 。那些我想要追问的问题,竟似可以自行在这土地上演化呈现,呼之欲出 。
我不知道我在本书最终呈现的“结论”会有多长的时效,也许很快便会再度对它产生怀疑,甚至也许下一次田野旅行就会对它发生动摇——就像我在博士答辩后的旅行中“发现”了挪威的案例一样 。但在这个主题上纠缠了十余年后,我决定必须在此时有一个中止 。我没有做完所有的测绘,也没有圆满地解答所有的问题;但这是我这十余年学术生命的倾力之至——无论智力还是体力 。我不断变化的学科、文化、地域乃至性别,都增进了我对木拱桥这种复杂的人类创造的认知层次 。而我层层逼进描述、解剖它的过程,亦是对自己人生的反思与折射 。甚至,它已经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我,它是我这三十余年生命历程的镜像或者隐喻 。而我需要在此留步,告别 。望这一点点可笑的反思,可余启示于旁人 。
【编木拱桥读后感1000字】刘妍2020年11月于滇池东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