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木拱桥读后感1000字( 七 )


这一时期的第二件大事,是我开始步入匠人的世界 。木工实习和模型制作的经历,使我具有了与匠人进行沟通的基础能力 。我先后一共参与了3次造桥项目 。第一次是在2012年跟随庆元匠人吴复勇师傅,当时我的观察点主要在如何制作、如何施工这些表面的建筑技术上 。我很幸运,吴复勇师傅是一位“现代派”匠人,曾经在工厂工作,掌握现代制图法,甚至发明了专门的辅助设计工具,对木拱桥的结构构造也有一些独特的理解和手段 。这使他的营造方法稍显不够“传统”,但有足够的沟通力与我这样的“外人”进行交流,是一位最理想的引我入门的师傅 。
第二次是在2013年,跟随坑底匠人吴大根、郑多雄师傅 。这一次,我更加关注师傅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操控 。主墨吴大根毫不吝啬地将家传的秘密倾囊相授,不厌其烦地解答我的追问 。这一次之后,我感到我已经进入了师傅的头脑,可以在工地理解他的一举一动,自觉已经掌握了这一支匠人木拱桥营造的全部知识 。
第三次是2014—2015年的德国项目,跟随桥匠中家族历史最为悠久的下荐匠人张昌智师傅 。这一次我看到了两支匠人技术核心的相似,并且通过他们的局限和失误看到了传统技术的“破绽”,这给了我写作博士论文的信心 。进入匠人的世界对我是一个极大的转变 。它击碎了我过去对结构理解心虚的自负 。说实话,在写作最初的结构分析时,我并没有足够的信心 。我使用结构科学的工具推导出一系列结论,但对这些结论却并没有“相信”的“感觉”——然而既然推导的过程挑不出错误,它大概就应该是正确的 。
结构科学的分析手法当然不是错误的 。但是因为思维体系的差异导致了观察的偏差,从而错失了重要的信息 。所有这些关键的信息只有在深入匠人头脑世界中后才能得到弥补 。
在匠人的世界中,我感受到一种活生生的理解 。他们所表述的观点未必完全符合现代结构分析的结论(这主要因为语言的局限),但站在他们的思维逻辑中去体会他们的运作模式,便可以理解那经由数代人实践而积累的知识,那是一个系统而由具体的细节支撑的宇宙 。
博士课题在开题的时候,限定于闽浙木拱桥 。当时除了中国木拱桥,中西方桥梁研究学术界只知道达芬奇做过类似的设计,并不知道其他案例 。2010年无意中在网络上看到美国汉庭顿圆月桥的照片,开始追踪这一线索,终于在三年后有机会开展了深入的现场调研,后来又陆续收集到更多的案例材料 。而挪威的案例,甚至是在博士毕业之后去北欧旅行时才偶然捕捉 。有了这些实例为基础,尤其是有了达·芬奇桥与圆月桥这两个深入调研的意大利、日本案例丰富的材料,我决意将研究扩展为跨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