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妻子读后感精选( 四 )


《第二个妻子》就讲述了一个远在非洲的故事 , 在尼日利亚 , 至今仍有部分民族保留着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 , 而年轻的夫妇埃金和叶吉德在结婚那刻便彼此保证 , 不会受到来自家族的干扰 , 永远只爱也只拥有对方 。但结婚日久 , 他们始终没能生下自己的孩子 , 以多生多福为主旨的埃金家族终于忍耐不住 , 给埃金带来了“第二个妻子” 。
其实作者阿德巴约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 , 并未将二太太芬米作为主要角色 , 行文过半更是将其杀青 , 所以书名中的“第二任妻子”并不是指代某个具体的人 , 就像是在一夫多妻关系中“妻子”的非指向性定义 , 它更象征着一种符号 , 是夹杂在夫妻二人框架下的“第三种声音” , 这个声音可以是埃金母亲和叶吉德妈妈们的逼迫与恳求 , 可以是民族价值观中根深蒂固的生育思潮 , 可以是周遭以子为贵的旁人们的讥讽嘲笑 , 也可以是叶吉德从内心深处渴望的成为母亲的愿望 。它们合力摧毁了一个因爱结合的婚姻 , 可无论是在遥远的尼日利亚 , 还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 , 婚姻与爱情也从来没划过等号 。
夫妻关系是个很难真正被理清的现实问题 , 他们的一见钟情 , 他们的婚礼誓言 , 他们希望拥有孩子的期待 , 和答应彼此不会因为未怀上孕而放弃的承诺 , 以及面对长辈一次次逼迫的共进退 , 都是当时当刻的由衷话 。可我们又清楚地知道 , 时间是流动的 , 左右婚姻的条件并不只是你是否坦诚、你是否守诺 , 你有没有坚持心底的爱意这些纯粹的东西 , 而更多的是那些看似矛盾可又不得不共生的总和 。
比如面对婆婆的低声恳求 , 叶吉德做不到像面对娘家来人时的决绝 , 因为这是她自生母死后唯一愿意称呼妈咪的盼子心切的好母亲;比如二人可以在对待芬米时保持相同的冷漠与无视 , 又不得不接纳这个以“传宗接代”为使命的家庭新成员;比如埃金深知那一次谎言会在自己与妻子之间隔开永久的深渊 , 但谎言的起因不过是他心疼自己的妻子因不孕而变得低落与萎靡 。
世上最难回报的本就是爱 。夫妻也好 , 母子也好 , 当一个个体必须去面对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顽疾所形成的指责与创伤 , 爱越深 , 而痛越深 。
阿德巴约是个很会说故事的作者 , 她在大半的时间里都在隐忍这些暗流涌动的矛盾 , 通过不断变换的人物视角 , 埃金、兄弟多顿、妈咪、叶吉德、芬米以及夹杂其中的亲朋好友 , 都在以单元剧的形式出现在各自的故事当中 , 他们自持立场 , 各有苦衷 , 但少有激烈 , 面上的波澜不惊 , 掩盖不住内心早已兵荒马乱 , 寸草不生的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