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集校注》读后感锦集( 七 )
与僧佑同时代的惠皎在其所著《高僧传》中 , 也有陈思王制呗的记述 。按照卷十三“经师部” 的记载 , 曹植是在鱼山的体验中获得灵感的 , 他根据《太子瑞应木起经》而制作梵呗三千余声、四十二契 。这类的传承大约始于何时目前尚难断定 , 但至少可以确的是在五世纪刘宋时的刘敬叔所撰的《异苑》中便已记载这类事了 。大约在僧佑和惠琳活跃时期的前半个世纪左右 , 这本书便已编撰了 。最早的记述源头 , 大概是《三国志》曹植的本传中的一节:“初 , 植登鱼山 , 临东阿 , 喟然有终焉之心 , 遂营为墓” 。自六朝之后所流传的曹植制呗的传承 , 便肯定是由这些正史故事附会而成的 。
刘宋时期的大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斗 , 曹子建独占八斗” 。梁代文学评论名著、钟嵘所著的《诗品》也认为:“陈思之于文章也 , 譬人伦之有周、孔” , 他把曹植看作了是文学之神 。在对曹植有了这样认识的时代 , 从佛教的立场而言 , 曹植便被当做了梵呗的元祖而祭祀着 , 这也是十分有道理的 。只有把君临古今文学最高地位的曹植看作是梵呗的元祖 , 梵呗的权威才可能会有更大的提高 。从传承的背景来看 , 作为统治阶级的贵族生活已深深地浸透着佛教的影响 , 但当时的社会氛围还不能说佛教达到了深入人心的地步 。再反过来看 , 《七步诗》的成立过程产生于六朝时期 , 曹植所处的位置不正是很微妙吗?《七步诗》传承的形成 , 正是四世纪初的东晋南渡至刘宋初期的佛教兴盛时期 ,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可能是这个故事始终给人们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了 。
附带说一句 , 在京都的大原 , 有声明是从中国唐代传来的鱼山大原寺来迎院 , 那可能应该是陈思王曹植的余裔吧 。
李寅生 译
原载《中国文化景致》(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
- 《花开茶靡,叶落彼岸-陆小曼传》读后感精选
- 《茶经源》读后感1000字
- 《木乃伊的口红》读后感精选
- 《月圆月缺》读后感锦集
- 奔马读后感1000字
- 《吃好睡好不生病》读后感锦集
- 喜福会读后感1000字
- 书灯下的那张脸
- 田野经典读后感有感
- 《这就是理科写作》经典读后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