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们的味道已消失在夜空中( 三 )


当然,如果还能敲上两只皮蛋,佐以炭火烤的青椒拌了,便有了在天上用餐的感觉—还吃皮蛋?你做梦去吧!
咸菜,伴随多少重庆人走过了春夏?我不知 。
我只知我们那一代人,从童年、少年到青年,很多人的每顿、每天或每周,至少要吃一筷子咸菜,它给味蕾刻下了记忆,恒久而绵长,再难抹去 。
及至作为“新三届”的我由重庆六中启程到云南边疆讨生活,野火孤灯、万籁俱寂时,想的就是母亲做的饭菜 。回锅肉、蒸烧白不敢多想,免得口水长流,就想想萝卜旋吧 。记得母亲做回锅肉时,肉爆出油后,即呈灯盏花状,用锅铲把肉抵去一边,让油亮出来,搁豆瓣、甜酱,放入青海椒和萝卜旋再炒 。待萝卜旋浸透油后,才将肉回铲继续炒,最后搁蒜苗 。蒜苗切斜刀,入味 。
起锅前,喉咙管便伸出了爪爪 。先吃肉,时人称“拈闪闪” 。闪不到几下,肉尽,再将蒜苗和萝卜旋混合着拈,入口,味不输肉,盖因油已浸透,萝卜旋的脆爽和蒜苗的清香,让米饭遭殃 。
蒸烧白,则须萝卜缨子晒干的盐菜打底 。当烧白蒸得软糯后,碗底的盐菜也浸饱了油 。特别在秋风起时,熬过一个苦夏的人们大多黄皮寡瘦,亟待有点儿油水补充,于是,各家的母亲们各显神通,把手里仅有的那点儿肉做出至今仍能入梦境的香甜 。
每一滴油水都不会放过,哪怕用开水涮尽碗底,也会一口喝干 。绝不担心“三高”,街上也很难见到胖子,偶然见到一个胖子,也绝不是《小兵张嘎》中的翻译官,而很有可能是炊事员 。
在那少肉的年代,偶然的牙祭和吸足油的咸菜,让多少人记住了故乡和童年!
当麻绳上的菜已风干,母亲就教我做咸菜 。
先用滚水洗,至少洗三道 。洗的过程,一是去污,二是“发” 。有些吹得太干缩的菜条,经滚水发后回弹,入口才弹牙 。最重要的工序是放料:盐,2角钱1斤;花椒,3角钱1两;白酒要票,常去买农民的“八搭二”(8角钱搭2斤粮票,可换1斤酒) 。
母亲让我依次将盐、花椒、白酒搁入装着咸菜的大洗脸盆中,再用手使劲和 。和之前,叮嘱要把手打肥皂洗净,“不然菜会生霉发酸” 。和,是为了将盐、料均匀混入菜中 。当花椒和白酒刺激出咸菜生涩的香味时,母亲说可以装坛了 。
坛即倒扑坛,肚大口小,将咸菜一层层码入,压紧,口子用粽叶封,加衬竹篾条,再把坛子倒过来,垫上接水盘 。
接水盘续水后,就将咸菜与空气隔绝了,咸菜中的涩水则可汩汩浸出 。
时光侵咬,乳酸菌发酵 。黑暗中密封的咸菜有怎樣的变化,我不知,只知若干时日开封时,满屋奇香,至今尚未消散……这是那一代母亲给子女们留下的味觉遗产 。在重庆,有多少人吃着母亲的咸菜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