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教》读后感精选( 二 )


明公主的存在从来都是无辜的 , 她就静静的呆在那里 , 等着爱她的人到来 。
故事从一开始就充满着死亡的气息 , 破败、沦丧、凄凉 。
先皇爱着明公主 , 哪怕看到明公主与轻王子在偷情 , 他的反应不是愤怒 , 而是“我的儿子可以代替我爱着她” , 这是怎样一种情感的存在?
轻王子爱着明公主 , 愿意为了她抛弃江山 , 愿意为她殉情自刎 , 这又是怎样一种情感的存在?
可是明公主到底爱着谁?
她从来没有选择权 。
她永远都是被爱着 。
谁爱着她 , 她就爱着谁 。
明公主是幸福的 , 她拥有着皇与王的爱 。
明公主也是不幸的 , 她怕爱会消失 , 她怕生命脆弱容颜易逝 , 她怕这不稳定的政权更迭 。
明公主选择死亡 , 她带着重生的希冀 , 喝下最毒的药 , 沉睡在最美的梦中 。
忘掉自己的幸福 , 也就等于忘掉自己的不幸 。
杀死自己 , 让这份相爱永恒 , 做着最残忍的事情 , 完成最美的愿望 。
《殉教》读后感(三):爱比死更冷
德国导演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的代表作之一《爱比死更冷》 , 是部典型的犯罪片 , 迷茫的人们死于非命 , 似乎死比爱更有温度 , 因为毕竟 , 他们过去及当下 , 都无法改变自己的状况 , 除非死去 。
同样赞赏死亡的 , 还有大洋彼岸的三岛由纪夫 。《殉教》作为他的自选短篇集之三 , 同样可谓爱比死更冷 , 印证了他对死亡的向往 , 从9篇短篇中 , 或可一窥他之所以热爱死亡的原因 , 那也是对美、未来与希望的执念 。
把握赴死的机会 , 将这样的行为视为浪漫 , 从而身体力行地阐释所谓“向死而生” 。死 , 生之前提 , 把握住死 , 方有更好的生 。如何拥有更好的生?自是以死之行为与死之目的来诠释 , “人类的生命实在不可思议 , 如果只是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死 , 那么委实称不上坚强 。一旦人类开始思考 。将生命献诸理想云云 , 就会立刻对只为自己而活的念头感到兴味索然了 。”
《轻王子与明公主》即是如此 。
故事起始于墓地 , 最后也以死亡结尾 。轻王子与明公主相爱 , 俩人充溢着无尽的爱意 , 这爱意炽热到占据了日常、甚至人生中最重要的位置 。然 , 这也是矛盾所在 。轻王子无视事业 , 也不愿夺取曾该属于自己的政治生涯 , 因为那意味着失去与明公主日夜厮守;明公主来到轻王子身边 , 带着爱也带着害怕 , 始终闷闷不乐 , 她希冀有离别 。矛盾不断激化 , 最终 , 明公主自杀 , 她服下的与其说是毒药 , 不如说是笃信希望的解药 , 如此 , 她便完成了她的殉教 。轻王子却并未因而作战进攻 , 因为 , 生存的意义已无 , 他人生的幸福 , 不是相伴的浓稠情绪就是天各一方的美感 , 而今烟消云散 , 唯有自刎 , 才能再次感受幸福 。毒药和宝剑 , 作为付诸希望与美的工具 , 在那时那刻 , 即是比爱更有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