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去火星读后感精选( 四 )


火星为什么被称为火星呢?因为火星上的土壤是红色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 。
朝华出版社出版的《出发去火星》,分别从认识火星、人类探索火星、揭秘“天问一号”的火星之旅、岁月无悔的中国航天人等角度,围绕火星,回顾探索火星的前世、现在与未来 。
《出发去火星》的主编之一钱航,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设计师,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专家,常年奋斗在航天科研第一线,并以志愿者的身份向青少年科普航天知识 。
所以这本书极具科学权威性,既全面又系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述去火星的过程 。
搭载着我们的火星车的“天问一号”在太空中漫游了多少个月才能到达火星吗?10个月 。为什么遨游这么长时间呢?这与火星的公转速度有关 。因为火星的轨道要比地球得更扁一些,而且离心率要大,距离太阳转一圈的时间要更多 。而火星的大小,大约是气球的1/7 。
树上掉下来的苹果会撒在地面上,而不是飞向天空,我们跳起来后还是落到地面上这是受了击球的万有引力影响 。而“天问一号”摆脱地球的引力飞向遥远的太空,克服重重的阻碍,是经过了科学家无数的缜密计算和实验的结果 。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我们的优秀的航天人 。要知道,中国航天的发射成功率是世界上最高的,成功率超过了95% 。“而保证成高成功率的就是检查,检查,不断地检查 。”
从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航天员踏实苦干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位居世界前列,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努力奋斗和奉献 。
这本记载着许多火星故事的书,既是一本科普读物,又拂去火星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看到火星的美丽 。心怀好奇,心怀梦想,每颗种子都能生根发芽成长 。
《出发去火星》读后感(四):孩子,一起探索火星的那些奥秘吗?
我们一直居住在地球上,而对于其他星球,在科幻故事里,我们看过很多的神秘现象,对于火星这个星球,有很多的科幻片围绕它而产生,因此在我们的记忆里,它有着既熟悉又神秘的感觉,你会对它有好奇吗?如果有不如一起跟随钱航的《出发去火星》一起来看看这颗星球吧 。
我们能够在浩瀚宇宙那么多行星中关注到这样一颗叫火星的行星,源于它是我们的邻居,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而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因着这样密切的关系,火星成为我们探索好奇的一个对象 。了解我们的邻居火星这颗行星,对它的基本数据自然也是有所了解的 。
想要了解一颗行星,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先了解呢?比如说它有多大?它有多重?它在旋转的时候公转自转的速度是什么?和我们地球有什么区别呢?当我们去了解它的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一般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会被定义为1个天文单位,对于火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经过测算,是1.52个天文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