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读后感精选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精选
文章图片

《理智与情感》是一本由[英] 简·奥斯丁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4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一):理智vs.情感
这篇小说讲的是一个很平常又很现实的故事,乡绅父亲去世后,没有继承什么遗产的母亲带着三个女儿,一年五百磅收入,该怎么让两个正当花季的女儿嫁出去?
于是故事就随着一场又一场的聚会,男男女女,长辈晚辈,打牌跳舞,围绕婚姻与爱情这两个永恒的主题,拉开序幕 。
母亲达什伍德太太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埃莉诺,偏重理性,即使恋人无故分手也表现淡然;二女儿玛丽安,也喜欢上了表面上风度翩翩、实则是个渣男的威洛比 。两人面对婚姻和爱情,面对罗曼蒂克,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组 。
下面是我做的一个表格:
当然,在故事的末尾,两姐妹都得到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
然而,令我不解的是,姐姐理性,反而嫁给了一个穷牧师;妹妹感性,反倒嫁给了一个大龄富豪 。
我们从小说中,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奥斯丁是很赞同和认可姐姐的行为的,也在别的文章中称她为世俗的圣人,然而这样一个我很喜欢、作者也很喜欢的女性,为什么反倒没有得到一个世俗意义上很好的结局?比如像《傲慢与偏见》里伊丽莎白嫁给富有的达西一样?
对这点的不理解,让我略微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读懂这本书 。
最后,在写作风格上,这篇小说比起《傲慢与偏见》作者的观点更加露骨,人物形象也相对不够立体 。
在翻译上,总体非常流畅,但有些句子却仿佛让人置身泛黄的故纸堆中,略显不合时宜 。
但埃莉诺,却是我长期读小说以来,最喜爱的一个女性形象 。她是我心目中社交方面的女性楷模,她端庄大方,理性却不冷漠,世故却不圆滑我很感激奥斯丁塑造了这个人物,让我看到了一点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因为,长期以来,我在社交方面的很多困惑,都通过她的一些行为表现得到了解释和理解,让我可以揣摩这样一个身边并不常出现的人物,她以言传身教给我以解疑答惑 。
总之,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最后一部分是连读了四个小时读完的,真是让人沉迷其中,领略了十九世纪英国乡村的世俗人情 。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二):理智与情感
埃丽诺是一个极度克制自己情绪表达的人,也就是标题中理智的代表,在平时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都很有素养讲礼节,这与她妹妹玛丽安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妹妹是一个任由自己情绪表达的人,不喜欢的人和事就表现出自己的不满与愤怒,喜爱和欢乐也都极力展现出来 。小说主要还是围绕两人的感情线展开的 。埃丽诺在诺兰庄园时喜欢上了她嫂子的弟弟爱德华,她将这份感情藏在心里不表现出来,但旁人都看在眼里;后来达什伍德太太带着她三个女儿去到了巴顿庄园的一处乡舍,在那里玛丽安邂逅了浪荡公子威洛比并坠入爱河,威洛比因为虚荣心以及金钱的原因选择了离开;在乡舍她们结识了露西,露西告诉埃丽诺她与爱德华已有婚约,实际上是向情敌宣战吧,劝她离开(这个过程埃丽诺的表现可谓十分得体的,不像一般人就听之信之,并且采取了一个朋友的姿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回应“宣战”,这里看得很过瘾哈哈哈);后来两位女主去到城里,在那里得知威洛比已计划结婚,并且他糟蹋布兰登上校初恋情人的女儿的事件,得知真相后的玛丽安表达了她的极度痛苦与悲伤,此后一度处于比较低落的状态,甚至在回家途中大病一场,险些丢命;而埃丽诺呢,一面继续保持理智,不表现自己痛苦地接受自己的爱人要与他人结婚的事实,一面还要尽力安慰妹妹,且几乎扛下了所有应酬(这个阶段我是很心疼她的);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玛丽安有了很大的变化,她认识到自己无节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仅使自己变得痛苦,并且让姐姐承担了太多,她获得了成长,开始共情他人,开始理性思考,最终在多方努力以及自己对于布兰登上校了解深入后,打破了自己在17岁时的偏执认知(一生只谈一次恋爱),成为了布兰登夫人;而爱德华因为露西与罗伯特的背叛解除了婚约,马不停蹄地去向埃丽诺求婚,直到这个时候,埃丽诺第一次宣泄了自己的情绪,喜极而泣,最终,他们也克服了种种困难,成为了这世界上幸福的一对小夫妻 。她们两人一个极度理智,一个非常情绪化,在经历了一场不尽如意的感情之后,都收获了成长,结局也是大圆满 。对于我自己的话,感觉自己是偏向玛丽安那样的,除了感情,在平时待人接物上也是喜欢的会多说多交流不喜欢的也会写在脸上,但是没她那么明显哈哈 。以后还是希望学习姐姐身上的懂事体贴和顾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