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读后感精选( 二 )


埃丽诺是一个极度克制自己情绪表达的人,也就是标题中理智的代表,在平时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都很有素养讲礼节,这与她妹妹玛丽安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妹妹是一个任由自己情绪表达的人,不喜欢的人和事就表现出自己的不满与愤怒,喜爱和欢乐也都极力展现出来 。小说主要还是围绕两人的感情线展开的 。埃丽诺在诺兰庄园时喜欢上了她嫂子的弟弟爱德华,她将这份感情藏在心里不表现出来,但旁人都看在眼里;后来达什伍德太太带着她三个女儿去到了巴顿庄园的一处乡舍,在那里玛丽安邂逅了浪荡公子威洛比并坠入爱河,威洛比因为虚荣心以及金钱的原因选择了离开;在乡舍她们结识了露西,露西告诉埃丽诺她与爱德华已有婚约,实际上是向情敌宣战吧,劝她离开(这个过程埃丽诺的表现可谓十分得体的,不像一般人就听之信之,并且采取了一个朋友的姿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回应“宣战”,这里看得很过瘾哈哈哈);后来两位女主去到城里,在那里得知威洛比已计划结婚,并且他糟蹋布兰登上校初恋情人的女儿的事件,得知真相后的玛丽安表达了她的极度痛苦与悲伤,此后一度处于比较低落的状态,甚至在回家途中大病一场,险些丢命;而埃丽诺呢,一面继续保持理智,不表现自己痛苦地接受自己的爱人要与他人结婚的事实,一面还要尽力安慰妹妹,且几乎扛下了所有应酬(这个阶段我是很心疼她的);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玛丽安有了很大的变化,她认识到自己无节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仅使自己变得痛苦,并且让姐姐承担了太多,她获得了成长,开始共情他人,开始理性思考,最终在多方努力以及自己对于布兰登上校了解深入后,打破了自己在17岁时的偏执认知(一生只谈一次恋爱),成为了布兰登夫人;而爱德华因为露西与罗伯特的背叛解除了婚约,马不停蹄地去向埃丽诺求婚,直到这个时候,埃丽诺第一次宣泄了自己的情绪,喜极而泣,最终,他们也克服了种种困难,成为了这世界上幸福的一对小夫妻 。她们两人一个极度理智,一个非常情绪化,在经历了一场不尽如意的感情之后,都收获了成长,结局也是大圆满 。对于我自己的话,感觉自己是偏向玛丽安那样的,除了感情,在平时待人接物上也是喜欢的会多说多交流不喜欢的也会写在脸上,但是没她那么明显哈哈 。以后还是希望学习姐姐身上的懂事体贴和顾全大局吧,成年人只配默默情绪化,平日里都需要藏起来 。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三):Sense and sensibility
主人公:埃莉诺、玛丽安、爱德华、威洛比、布兰登
主要情节:全书围绕着埃莉诺和玛丽安各自的爱情故事、婚姻归属展开,埃莉诺是“理智”的代表,待人充满礼节,即使遇到情感上的挫折仍能克制自我,并理性分析,同时也是母亲和妹妹的顶梁柱 。玛丽安是“情感/感性”的代表,敢爱敢恨,不被繁文缛节所束缚,在爱情中火热并投入,情感起伏较大 。埃莉诺和爱德华相知相爱,但后来分开,中间出现了莫顿小姐(有钱人)、露西(一个神奇的女子,大概就是电视剧中的心机女二),爱德华也从与母亲抗争,放弃莫顿、选择露西、与母亲决裂,再到得到布兰登赠予的教职并经历了露西嫁给其弟罗伯特,最后重新回到埃莉诺身边并结为夫妻 。这一条感情线是克制的,埃莉诺有意识的维持着体面,爱德华的感情也是内敛的 。而玛丽安和威洛比及布兰登的感情线则具备更浓厚的感情色彩 。威洛比上演“英雄救美”的情节,俘获了玛丽安的芳心,19岁的年龄差距则使布兰登单方面钟情于玛丽安,而玛丽安心里只有威洛比 。但结果是,威洛比是个彻头彻尾的懦夫、渣男,玩弄许多年轻少女的感情,并最终投靠了一个有钱的女子结为夫妻 。最无耻的是,当听闻玛丽安病得很重时,威洛比道貌岸然地向埃莉诺倾诉了自己对玛丽安的爱,此番倾诉虽瓦解了姐妹俩对他的不共戴天之仇,但在读者的上帝视角看来,是一番无耻的表演 。埃莉诺的理性分析堪称一语中的,威洛比选择了有钱的妻子,开始怀念当初玛丽安炽热的爱 。而如果他选择与玛丽安结为夫妻,则会因为经济的不够宽裕,同样走上充满懊悔的道路 。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可以看出,在爱情和面包前,男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面包,而所谓的爱情,其实也并不真心 。而像玛丽安一样的充满感性的年轻女性,则一头扎进“爱情”的糖衣炮弹中,甚至搭上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是多么不值当的鲜明对比 。好在,玛丽安在生了一场大病后,幡然醒悟,她获得了成长,学会克制,学会向理性靠拢 。最终,她选择了布兰登,尽管书中并未体现出她对布兰登有爱情的存在,这个结局,不完美,但好过选择威洛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