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朗诵技巧及训练 古诗词朗诵( 四 )


后两句写诗人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园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 。
在读“花落知多少”时,要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 。
可重读“落”字,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心情 。
例2《我的“自白”书》这是陈然同志被捕以后在特务们逼迫他写自白书时写的 。
这首诗既是一个共产党员崇高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又是对蒋家王朝必然灭亡的庄严宣判 。
全诗感情真挚,充满了激情,充分表现了先烈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 。
我们在朗诵这首诗的时候,要表现出作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敌人极端蔑视的口气,语调要高昂有力 。
第一节,两个“任”字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怕敌人毒刑拷打的坚强意志,要读得重些:“不需要”三个字的语气是坚定的:“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这个反问句,表示强调肯定的语气,“血”字的尾音要稍微拖长,并且往下降,表现出对敌人残酷屠杀的轻蔑 。
第二节,“人”和“怕死鬼”形成对比,要读得稍重:“自白”的尾音要拖长,表示出是所谓的自白的意思:“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一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
第三节,是全诗的高潮,朗诵时要感情奔放,语调昂扬,要表现出共产党人誓与敌人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坚信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 。
如果我们能领会诗的意境,就能深刻感受作者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激起我们与诗的内容相应的感情,再恰当地掌握重音和停顿,朗诵时就会感情充沛,节奏鲜明,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 。
例3《向日葵》不知太阳上白天仰着脸——有啥秘密,瞧呀,瞅呀,引逗得你哟夜晚低着头——那么好奇?思来想去……这是一首歌谣诗,这首诗的想象很新颖、奇特,能充分展现少年儿童聪慧敏捷的思维特点,因而充满纯真稚嫩的儿童情趣 。
这首诗开始就把向日葵拟人化了 。
由“我”向它提出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既是“我”的疑问,也会引起小听众认真地思索 。
朗诵这两句时,速度不能太快,要注意自然停顿,以引起小听众的思考 。
“不知/太阳上/有啥/秘密”,这一句重音应落在“不知”、“秘密”上,“知”和“啥”两个字的尾音可以适当拖长 。
第二句要强调“好奇”,需加重语气,“奇”字的尾音要渐弱 。
第三句可以结合儿童的天真、顽皮表现出来,语调轻快,头部、眼神可适当转动 。
最后一句要和第三句形成鲜明对比,速度放慢,语调轻缓,注意停顿,给小听众留下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
总之,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 。
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 。
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
朗诵1、朗诵的概况朗诵艺术有一个基本的概况 。
它是一门新兴的艺术,虽然历史悠久,但是中间中断了很长时间 。
它源于口头传诵,认真算起来,也就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2、朗诵和朗读的区别和联系有相同之处,有不同之处 。
因使用的范围各不相同,而要求也有不同 。
朗诵,要求声音清晰、响亮,需要洪亮的嗓音来表达 。
朗诵比朗读的要求更高一些 。
朗诵要对作品的中心思想有理解,要和作者有强烈的共鸣,这是语言再创造的前提 。
而女性受生理条件制约,要求柔美一些 。
3、朗诵的要求朗诵是一门绘声绘色的语言艺术朗诵要有规范的语言的基本功 。
要求口齿清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朗诵要能够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内心的事项要与作品和作者相同,必须要求内心所想到和看到的内心视像,能够有原始情景的再现和再有 。
朗诵应该都是接近生活的艺术语言,而不要盲目地模仿腔调 。
朗诵还要求有美感。
举例说明: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来讲解 。
此作品的思想是要热情赞扬祖国的壮丽河山,说明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 。
作品比较大气,也相对比较好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古诗词朗诵技巧及训练 古诗词朗诵】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