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朗诵技巧及训练 古诗词朗诵( 三 )


对仗的种类有很多种 。
押韵,指把同韵母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对句”的句尾处)押韵 不止是律诗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也是一般诗歌所应具备的共同特点 。
总之,格律诗讲究平仄,注重对仗,注意押韵,有自己的声律美和形式美 。
2、2、格律诗的朗诵要划好语节 。
凡格律诗都有一定的句数和每句的字数,它是用明显的格律来包容凝聚的思想感情 。
因而,我们在朗诵前,应参照诗句的具体语义及每行字数划分为一定规格的语节来表现它 。
语节,相似于音乐中的节拍,每一语节中字数多,字的疏密度就小,反之,字数少,其疏密度就大,这就形成了语流速度的不同 。
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比较规整,节拍感很强,它们都体现在语节上,而语节的存在正是格律诗的重要标志 。
不同的格律诗有不同的语节划分 。
因此,划好语节就成为朗诵格律诗的第一步 。
下面我们重点来看看五言和七言绝句、律诗的划分情况 。
中国古典诗歌中每句都有一定的“顿数”,并有规律可循 。
一般“五言诗”是每句两顿,每顿两个字或一个字,并且主要是第三个字或第五个字可以一个字成为一顿 。
而“七言诗”则比五言诗增加一顿为每句三顿,其主要是第五个字或第七个字可以一个字成为一顿 。
实际上,格律诗的节奏主要在于平仄格律,而平仄的安排又是与“顿”相结合的,在顿与顿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的语节 。
照此说来,我们无须再自划语节了,按照以上划分规律不是可以了吗?诚然,照此规律朗诵是可以的,它可有较强的韵律感、品味感与吟诵感,有时,还可有力地点指诗眼 。
但有时会破坏诗句中语义的完整性 。
因而,从这一角度出发,有些诗可以减少顿数,将五言诗改为一顿,将七言诗改为两顿 。
这样,可以使诗的末尾语义完整,让人听得更清楚 。
例:李白的《静夜思》可划分为两种: (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例:《早发白帝城》 (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以上五言诗和七言诗究竟划分为哪一种更合适,可根据诗文的具体情况而定 。
如果用在古诗词赏析中,可用第一种划分稍好些,因它能较好地体现中国古典诗歌的格律特征 。
而在一般朗诵中,用第二种划分较好些,因它能较完整、清晰地体现诗义,朗诵起来也不过于死板 。
尤其在诗句的最后三个字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概念时,就更需要用此种划分法来朗诵,否则会因形害义 。
3、押住韵脚 在诗句末尾韵母相同的字称为韵脚 。
马雅可夫斯基曾说:“没有韵脚,诗就会散架子的 。
韵脚使你回到上一行去,叫你记住它,使得形成一个意思的各行诗维持在一块儿 。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押韵更是极为重要的,没有韵脚难称格律诗 。
韵是诗歌语言音乐性的重要条件 。
例如《春晓》 。
这是一首格律诗,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淌出诗的节奏 。
每行诗句都可处理为三处停顿: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
古诗词朗诵有那些形式??朗诵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
下面举三个例子谈谈诗歌朗诵的技巧 。
例1《春晓》这是一首格律诗,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淌出诗的节奏 。
每行诗句都可处理为三处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念到“晓、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
前两句是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音量不要过大 。
“鸟”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扬,表现出诗人见到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明朗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