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陈云同志的诗词 陈云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五 )


一个聋盲人要脱离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字读书 。
而从学会认字到学会阅读,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 。
海伦是靠手指来观察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触觉来领会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 。
她为了使自己能够发好一个词或句子,要反复的练习,海伦从不在失败面前屈服 。
从海伦7岁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学院的14年间,她给亲人、朋友和同学写了大量的信,这些书信,或者描绘旅途所见所闻,或者倾诉自己的情怀,有的则是复述刚刚听说的一个故事,内容十分丰富 。
在大学学习时,许多教材都没有盲文本,要靠别人把书的内容拼写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预习功课的时间上要比别的同学多得多 。
当别的同学在外面嬉戏、唱歌的时候,她却在花费很多时间努力备课 。
海伦能够走出黑暗,达到那么高的学术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师莎莉文的循循教导是分不开的 。
她说“我的老师安妮·曼斯菲尔德·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获得了解放” 。
是她的老师教她认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个名字,也是老师教她知道什么是“爱”这样抽象的名词 。
海伦幼年得病致残后,变得愚昧而乖戾,几乎成了无可救药的废物,但后来她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确实是个奇迹 。
可以说这个奇迹有一半是海伦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创造出来的,是她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 。
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伦什么,总是用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或是一首诗来讲清楚,她的教育经验十分丰富,教育方法也与众...
陈云生平简介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 。
陈云同志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 。
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陈云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生平陈云(1905年~1995年)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
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 。
1905年6月13日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
2岁丧父(陈梅堂)、4岁丧母(廖顺妹),由裁缝出身的舅父(廖文光)抚养 。
1919年高小毕业后,因家贫无法升学,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后当店员 。
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 。
同年8月任商务印书馆发行所罢工委员会(后为职工会)委员长,参加领导商务印书馆大罢工,并取得胜利 。
随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作为劳工组织者从事共产党的活动 。
历任中共青浦县委书记、淞浦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沪宁巡视员、江苏省委常委兼农委书记,中共上海闸北、法南区委书记和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等职 。
1930年和1931年先后在中共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 。
1931年5月担任保卫中共中央机关安全的中央特科书记;9月任临时中央领导成员 。
1932年担任临时中央常委、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 。
1933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 。
1934年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并任白区工作部部长 。
随后参加长征,在担负全军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任中央代表,后任军委纵队政委 。
1935年1月在贵州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
陈云同志同毛泽东、刘少奇同志交谈会后撰写了《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 。
同年6月奉命从四川省天全县灵关殿秘密离开长征队伍,经成都、重庆,只身到达上海,从事恢复共产党的秘密工作,随后又由上海抵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报告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情况,撰写了最早宣传红军长征的《随军西行见闻录》,并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
1937年4月回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 。
5月赴新疆、甘肃交界的星星峡地区,援助接应红军西路军余部400多人进入迪化 。
11月回到延安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对党的建设和党的干部工作有重要建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