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陈云同志的诗词 陈云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六 )


在延安整风期间,他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提出领导者指导工作应该采取“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态度,并把它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
1944年3月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主持中共中央所在的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工作,有效地执行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 。
1945年6月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8月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
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领导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东北解放战争 。
转战北满和南满,历任中共中央北满分局书记兼北满军区政委、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中共中央南满分局书记兼辽东军区政委、东北军区副政委、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等职,为东北全境的解放和东北经济的恢复做出了突出贡献 。
1948年8月在哈尔滨举行的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上作了《当前中国职工运动的总任务》的报告,10月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主持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 。
1950年10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
在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稳定金融物价,结束国民党政权留下的长达10多年的恶性通货膨胀,调整工商业,恢复国民经济,保障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对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等重大决策和活动中,在有步骤地开展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特别是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在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开创性工作中,他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谨慎而又现实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做出了被公认为卓越的贡献 。
他坚决反对高岗、饶漱石在1953年进行的阴谋分裂党的活动 。
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 。
先后兼任过商业部部长、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 。
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作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问题》的发言 。
根据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突破苏联经济模式的新的经济体制构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生产领域,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掌握的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是补充 。
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
1957年1月担任中共中央经济工作5人小组组长 。
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他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
陈云逝世时开追悼会了吗 陈云逝世时开追悼会了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 。
他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 。
他在70余年的革命活动中,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 。
下面是《人民日报》1995年5月29日刊登的长篇通讯《陈云同志最后的321天》的片段:陈云同志是去年5月25日因肺炎住进北京医院的,到今年4月10日去世,他在医院里度过了一生最后的321天 。
陈云同志的体质本来就比较弱 。
早在延安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身体比作“木炭汽车”,感冒发烧是常事 。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子重,工作忙,经常是上午、下午开会,或者看文件、处理问题,晚上8点钟到周总理那里,12点钟到毛主席那里 。
1959年,他患了冠心病,后来经过治疗,有所恢复,但冠心病的帽子没有摘掉 。
1979年,他又患直肠癌,成功地做了手术切除 。
1984年,又发现他患有帕金森氏病 。
从此,他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 。
但他的健康水平下降是很缓慢的,这主要是由于先进的医学科学和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同时也由于他的生活很有规律 。
1952年,他戒掉了在革命战争年代抽香烟的习惯,而且说戒就戒,一点也不含糊 。
他的生活非常朴素 。
晚年,他的食谱是,早餐:面包,果酱,黄油,豆浆;午餐:一荤一素;晚餐:豆制品,蔬菜 。
主食是机米 。
为了定量和不浪费粮食,每餐都称米做饭 。
每餐配的水果,经常是香蕉 。
他的这些食谱,是常年不变的,即使逢年过节和过生日也不改变 。
他从来不请人吃饭,也从来不接受别人的宴请,总是自己吃自己的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