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有许多托物言志_表达诗人高贵品质 托物言志的古诗词( 四 )


托物言志与借物喻人,借物喻理如何区分“托物言志”和“借物喻理”,“借”即是“托”,它们的不同也只是在“志”与“理”的差别.“志”多言及个人情感,袒露快活与忧闷.而“理”重在道理,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来阐明客观存在的事理 。
而借物喻人,是来描写认得品质/品格 。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
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
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
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通常在作文中出现,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
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运用借物喻人方法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能清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赞誉怎样的人 。
借物喻理: 借物喻理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出一种道理 。
借物喻理也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
有赞美高尚品质人的诗歌 咏 寒 松 [南朝]范 云 修条① 拂 层 汉②,密 叶 障 天 浔③ 。
凌 风 知 劲 节④,负 雪 见 真 心 。
[注释] ①修条:修长的枝条 。
②层汉:云层 。
③天浔:天边 。
④劲节:竹木生出枝杈的地方,在这里比喻坚贞的节操 。
[大意] 修长的松枝轻轻地擦着白云,它密密的松叶严严地遮住了蓝天 。
寒风劲吹方知它不屈不挠,大雪重压方能看到它坚贞的节操 。
[评析] 这首诗赞美了松树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
竹 石 [清]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①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②,任尔③东西南北风 。
[注释] ①破岩:山岩缝隙 。
②坚劲:坚韧不拔 。
③任尔:任凭你 。
[大意] 咬住了青山决不放松,把根深深地扎在岩石缝隙里 。
经受无数的磨难和打击仍然坚韧有力,不管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 。
[评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那种坚韧不拔、不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
咏 牡 丹 [明]俞大猷 闲花①眼底②千千种,此种人间擅最奇③ 。
国色天香④人咏尽,丹心⑤独抱⑥更谁知 。
[注释] ①闲花:这里指牡丹以外的各种花 。
②眼底:眼中 。
③擅最奇:独占最奇艳的品格 。
④国色天香:这里形容富贵华丽的外表 。
⑤丹心:花心 。
⑥独抱:独存 。
[大意] 我观赏的花有千万种,只有牡丹最奇艳 。
它富贵华丽受到人们的极力赞美,可有谁知道它那颗花心独存心间 。
[评析] 这首诗赞美了诗人志存高远的内心情节 。
寒 菊 [宋]郑 思 肖 花开不并①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②吹落北风中?[注释] ①不并:不一齐 。
②何曾:什么时候 。
[大意] 菊花虽然不和百花一齐开放,但它的品质是高尚纯洁的 。
寒风来了吹不落它,直到花朵枯萎了,它也不离开生长自己的花枝 。
[评析] 这首诗赞美了菊花高尚纯洁、坚贞不渝的高风亮节 。
梅 花 [宋]王 安 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①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②来 。
[注释] ①凌寒:迎着寒风 。
②暗香:指梅花的香气 。
[大意] 墙角里傲立着几枝梅花,迎着寒气独个儿盛开 。
我远远望去,它像雪又不像雪,因为有一股暗香飘来 。
[评析] 这首诗赞美了梅花孤傲高尚、超然不群的性格,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
马 [唐]李 贺 大漠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何当②金络脑③,快走踏清秋 。
[注释] ①大漠:一般指沙漠,这里指北方的原野 。
②何当:什么时候能够 。
③金络脑:马头的装饰 。
[大意] 寒光照大漠,无边的砂像用白雪铺就 。
燕山头,月儿弯弯似金钩 。
骏马啊,什么时候配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广阔天地中纵情驰骋 。
[评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渴望奔赴疆场,建功立业的豪迈感情 。
墨 梅① [元]王 冕 我家洗砚池②边树,朵朵花开淡墨③痕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④满乾坤⑤ 。
[注释] 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
②洗砚池:洗砚台的池塘 。
③淡墨: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