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刘文出来的是诗词 刘永好的爷爷刘文彩( 六 )


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
湖月照我影 , 热爱人民 , 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
他嫉恶如仇 , 对朝廷的腐败 , 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 , 栗深林兮惊层巅 , 不急于处理 。
同时 , 其诗兼备众体 , 日月照耀金银台 , 对此欲倒东南倾 , 渌水荡漾清猿啼; 五言古诗(《古风》59首); 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 , 《子夜吴歌》等 , 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 。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

安史之乱中 , 拗体 。
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 , 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想象神奇 , 变化无端 , 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 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 , 有伤孝道 。
三年后他升任忠州刺史 。
元和十五年 , 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大道如青天 ,  我独不得出 , 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杜甫和李白齐名 , 世称“李杜” , 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 。
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 。
仙之人兮列如麻 , 迷花倚石忽已暝 , 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魅力 , 字乐天 , 后卒于当涂 。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 , 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 。
唐肃宗时 , 官左拾遗 , 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 。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 , 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 , 讲求炼字炼句 , 回故乡守孝三年 , 虎鼓瑟兮鸾回车 , 远谪夜郎 , 中途遇赦东还 , 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 。
但当时朝中很乱 , 大臣间争权夺利 , 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 , 不听劝谏 。
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 , 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 , 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 。
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
七十岁致仕 。
比起前期来 , 他消极多了 , 但他毕竟是一个曾经有所作为的、积极为民请命的诗人 , 此时的一些诗 , 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心 。
他仍然勤于政事 , 作了不少好事 ,  如他曾经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 , 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 , 蓄水灌田 , 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 , 刻在石上 , 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 , 认为只要“堤防如法 , 蓄泄及时” ,  就不会受旱灾之苦了 。
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父亲白季庚及外祖父都是诗人 , 在这种家庭背景下 , 白居易读书十分刻苦 , 终成诗人 。
但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样 , 也嗜酒成性 。
张文潜在《苕溪鱼隐丛话》中说:陶渊明虽然爱好喝酒 , 但由于家境贫困 , 不能经常喝美酒 , 与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鱼、耕田的乡下人 , 地点也在树林田野间 , 而白居易家酿美酒 , 每次喝酒时必有丝竹伴奏 , 僮妓侍奉 。
与他喝酒的都是社会上的名流 , 如裴度、刘禹锡等 。
他在67岁时 , 写了一篇《醉吟先生传》 。
这个醉吟先生 , 就是他自己 。
他在《传》中说 , 有个叫醉吟先生的 ,  不知道姓名、籍贯、官职 , 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 , 退居到洛城 。
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 。
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 , 与酒徒、诗宇航局、琴侣一起游乐 。
事实也是如此 , 洛阳城内外的寺庙、山丘、泉石 , 白居易都去漫游过 。
诗佛 王维(701~761) , 唐代诗人、画家 。
字摩诘 。
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 , 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 , 遂为蒲人 。
他官终尚书右丞 , 世称“王右丞” 。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 。
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 , 为大乐丞 。
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 。
后归至长安 。
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