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借喻的诗词 古诗词 借喻

运用借喻的诗词 古诗词 借喻

【哪些诗句是用了借喻】作业帮(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贺铸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李贺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出处:贺知章《咏柳》)
古诗中运用比喻的诗句【古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的诗句】(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 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龟虽寿》曹操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李煜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青玉案》贺铸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马诗》李贺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出处:贺知章《咏柳》) (7)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 《忆江南》 白居易(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 (10)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
大似翻鹅毛,密如飘玉屑 。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12)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
(13)落月挂柳看悬蛛----《舟中夜起》(14)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注:本体有“人”与“事”,喻体为“秋鸿”与“春梦”,比喻词是“似”与“如” 。
诗中运用比喻,产生了明朗的美感 。
(15)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 --《种茶》注:前者以安然居高堂的“白衣仙人”借喻在大雨成灾、民不聊生之时不体察民情而一味过着纸醉金迷生活的朝廷命官们,讽刺入木三分 。
后者以茶困于茨棘、丛翳来借喻诗人自己为奸佞小人所不容,含意深远 。
两者皆具含蓄美 。
?(16)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
--《百步洪二首》(其一)注:连用兔走、鹰落、骏马下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与露珠翻荷七个比喻来形容轻舟在急流中飞驶之快 。
(17)万人鼓噪慑吴侬,犹是浮江老阿童 。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注:以万人鼓噪与浮江而来的晋王浚的水师,比喻钱塘江潮的雄壮气势;(1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19)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20)西湖虽小亦西子 --《再次韵德麟新开西湖》注:以春秋末年越国美女西施分别比喻天然妩媚秀丽的杭州西湖与颍州西湖,极有韵致 。
借喻的句子 借喻,比喻之一 。
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如①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
(高尔基《海燕》)②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
(鲁迅《故乡》)
有关于运用了反衬手法或象征的诗句 。
反衬是用一个或多个相反的事物去突出某一主要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起反衬作用的事物居于对立对比地位,作用就是相比出主要事物或方面 。
例如南北朝时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邪溪诗》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
用蝉噪和鸟鸣来反衬林静山幽 。
再如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弃我去者,乱我心者,和抽刀断水几句都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来烘托作者的对生命和世间的忧思 。

【运用借喻的诗词 古诗词 借喻】

如唐代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