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凌古诗词 居民楼现巨型冰凌

冰凌古诗词 居民楼现巨型冰凌

关于古诗的资料唐代的诗人特别多 。
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的无数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般 。
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 。
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 。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 。
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 。
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 。
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
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
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 。
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
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
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
[编辑本段] 【初唐诗歌】 这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等 。
唐代建国初的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 。
“四杰”的出现开始转变了这种风气 。
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 。
如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这种激扬豪迈的格调,为唐初诗坛吹进一股新风 。
诗中表现了青年人不甘寂寞,想投笔从戎,到边疆建功立业的热望 。
宁可做个低级军官(百夫长),也不想作书生老死窗下 。
继“四杰”而起的是陈子昂,他从理论上对南朝以来衰弱的诗风提出批评,认为这类诗专门玩弄华丽的辞藻,内容空虚,抛弃了《诗经》重视思想性的传统 。
对此他耿耿于心,提倡学习“汉魏风骨”,恢复建安时代的诗风 。
他的38首《感遇》诗实践了自己的主张,影响很大 。
他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苍凉辽阔,哀而不伤,被认为是怀古诗的绝唱 。
韩愈曾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评价了他在唐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沈佺期、宋之问的贡献主要在诗歌格律方面 。
他们总结了“永明体”以来诗人们探索诗歌格律的成果,以自己的诗作,促进“近体诗”最后定型 。
鉴赏唐诗,首先要对“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分别有个概要的了解,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就能更好地领略其妙处 。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 。
这个概念和通常说的“古代诗歌”不同,是专用名词,专指唐代以前流行并在唐代继续流行的一种诗体,和唐代形成的近体诗相对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