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王昭君的诗词 有关昭君出塞的诗词( 二 )


可怜青冢已芜没 , 尚有哀弦留至今 。
翦伯赞(一)旗亭〔旗亭〕本指古代的市楼或酒楼 。
这里指古代边境用来侦察、望敌情的“亭候”(岗亭)遗迹 。
历历路茫茫 , 风雪关山道路长 。
莫道娥眉无志气 , 不将颜色媚君王 。
(二)汉武雄图载史篇 , 长城万里通烽烟①〔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 。
古时边境有敌情 , 就在烽火台举火放烟 , 节节报警 。

何如一曲琵琶好 , 鸣镝无声五十年〔鸣镝(dí)无声五十年〕意思是说 , 汉朝与匈奴之间五十年没有发生战争 。
鸣镝 , 响箭 。

求写王昭君的诗词,及抒发的感情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 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
“昭君出塞”的故事 , 一直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演绎着 。
千百年来 , 咏王昭君其人其事的诗歌多如牛毛 , 数不胜数 , 但大多数诗歌的立意是抒写王昭君的离愁别恨、惋惜她的红颜薄命 。
昭君拂玉鞍 , 上马啼红颜 。
今日汉宫人 , 明朝胡地妾 。
汉家秦地月 , 流影照明妃 。
一上玉关道 , 天涯去不归 。
——李白《王昭君》 汉月还从东海出 , 明妃西嫁无来日 。
燕支长寒雪作花 , 蛾眉憔悴没胡沙 。
生乏黄金枉图画 , 死留青冢使人嗟!----其二 李白的诗 , 对王昭君充满着惋惜、同情 。
群山万壑赴荆门 , 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去紫台连朔漠 , 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 , 环佩空归月下魂 。
千载琵琶作胡语 , 分明怨恨曲中论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这是杜甫经过湖北秭归明妃村 , 感王昭君故事而作 。
杜甫此诗集中地抒写她的怨恨 。
` 自矜骄艳色 , 不顾丹青人 。
那知粉绘能相负 , 却使容华翻误身 。
上马辞君嫁骄虏 , 玉颜对君啼不语 。
北风雁急浮云秋 , 万里独见黄河流 。
纤腰不复汉宫宠 , 双蛾长向胡天愁 。
琵琶弦中苦调多 , 萧萧羌笛声相和 。
谁怜一曲传乐府 , 能使千秋伤绮罗 。
----刘长卿《王昭君歌》感叹昭君自恃美貌 , 不肯贿赂宫廷画师 , 结果酿成自身悲剧 。
汉 使 却回 凭 寄 语 ,  黄 金 何 日 赎 蛾 眉 。
君 王 若 问 妾 颜 色 ,  莫 道 不 如 宫 里 时 。
---- (唐) 白 居 易《王 昭 君》其 二诗人们大多从王昭君未能受皇帝宠幸的角度抒发她的红颜薄命 。
白居易这首诗可谓格调更低 。
然而 , 王昭君真的很在乎这一点吗?实际上王昭君自愿请行 , 就是想跳出汉宫这个牢笼 。
传说是王昭君写的《五更哀怨曲》表达了她的心情:一更天 , 最心伤 , 爹娘爱我如珍宝 , 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 , 珍珠绮罗新 , 羊羔美酒享不尽 , 忆起家园泪满襟 。
二更里 , 细思量 , 忍抛亲思三千里 , 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 , 日夜想昭君 , 朝思暮想心不定 , 只望进京见朝廷 。
三更里 , 夜半天 。
黄昏月夜苦忧煎 , 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 , 薄命断姻缘 , 春夏秋冬人虚度 , 痴心一片亦堪怜 。
四更里 , 苦难当 , 凄凄惨惨泪汪汪 , 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 , 画笔欺君王 , 未蒙召幸作凤凰 , 冷落宫中受凄凉 。
五更里 , 梦难成 , 深宫内院冷清清 , 良宵一夜虚抛掷 , 父母空想女 , 女亦倍思亲 , 命里如此可奈何 , 自叹人生皆有定 。
而王昭君离乡背井在匈奴生活时 , 念念不忘的仍是父母和家乡 。
呼韩邪死 , 昭君上书汉成帝 , 想回故乡 , 并不是要求回宫 。
秋木萋萋 , 其叶萎黄 , 有鸟处山 , 集于芭桑 。
养育毛羽 , 形容生光 , 既得行云 , 上游曲房 。
离宫绝旷 , 身体摧藏 , 志念没沉 , 不得颉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