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主题 思想 主题思想( 七 )


D.八百里分麾下炙 , 五十弦翻塞外声 , 沙场秋点兵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里描绘了沙场征战的场面 。
日行“八百里” , 写出了行军速度之快;“五十弦翻塞外声” ,  写出了军乐的雄壮 。
答案: D南通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阅读下面一首诗 , 回答问题 。
(3分)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 , 闻说鸡鸣见日升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
①这首诗中 , “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
(1分)②只有站得高 , 看得远 , 才能不怕阻挠 , 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
(意思对即可 , 2分)湖北省咸宁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 然后回答问题 。
(3分)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睛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萎萎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 , 请简要分析诗人在 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
答:答案:“愁”字 。
全诗意境开阔 , 吊古伤今 , 虚实相映 , 情景交融 。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 , 由景生情 , 融情于景 , 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
初三的诗歌赏析题,怎样做? 诗歌赏析文章一般有两种写法: ⑴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 , 表达自己的观点 。
在这种体式下 , 较完整的写法是: A.作者简介 。
B.作品写作背景简介 。
C. 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 , 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 , 诗句表达的意境) 。
D.作品艺术手法分析(通常结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 。
E.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往往带有总结的意味) 。
如果不要求很完整 , 则可不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两部分 。
⑵主题分析法—就诗歌最突出的方面进行分析 , 表达自己的观点 。
采用这种写法时 , 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 , 如意境、语言表现力、某一手法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等等 。
对于其他方面 , 则不论及 , 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较短小 。
必须指出的是 , 无论采用那一种写法 , 都应该有欣赏者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 力戒人云亦云、甚或抄袭 。
如何赏析古代诗歌作品 赏析古代的诗歌作品 , 是我们古代文学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 也是我们进一步进行研究的一个基础 ,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古典诗歌进行分析呢? 首先要读懂诗歌作品 , 这要求我们对一首诗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有正确的理解 。
如果连诗的本意都没有弄懂 , 那么我们又如何去对一首诗进行分析和鉴赏呢?吴小如先生在讲到诗歌的鉴赏时 , 曾经提出“通训诂”、“明典故” , 这是读懂一首诗的基础 。
对于我们来说 , 古典诗歌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语言障碍 , 对有些诗歌 , 我们必须依靠前人的注释才能够读懂 。
而且古典诗歌中经常会运用典故 , 正确地理解典故的含义 , 对于读懂诗歌也是非常重要的 。
古人云“诗无达诂” , 对一首诗的理解自然可以仁者见仁 , 智者见智 , 但毕竟还是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的 , 那就是要合乎情理 , 至少自己感觉这样理解是合乎情理的 ,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才可能有说服力 。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 ,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诗歌进行分析:一是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及写作情况 , 要深入分析诗歌作品 , 必须先了解作者 。
孟子曾经提出“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 , 所谓的“知人论世”也就是要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时代的状况 , 这对我们正确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