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主题 思想 主题思想( 八 )


比如 , 我们了解了中唐的政治形势和柳宗元的遭遇之后 , 也就更能理解《渔翁》中那种回避尘世、寄情山水的处世态度了 。
二是对作品自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 对较短的作品 , 如律诗、绝句等可以逐句分析 , 对较长的作品可以作问题分析或段落分析 。
这是作品分析的主体 。
我们所分析的作品必然具有赏析的价值 , 我们在阅读一首诗歌的时候 , 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感悟 , 我们写分析文章就是为了把作品的价值展现出来 , 把自己的体会感悟表达出来 , 作品的分析同时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 因此要注意辞采 , 要尽可能做到语言的优美凝练 。
三是可以结合与作品有可比性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 在比较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例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和孟浩然的《临洞庭》都是描写洞庭湖的佳作 , 但是我们通过对比就会发现《登岳阳楼》向我们展示了“诗圣”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悲悯 , 而《临洞庭》却只囿于对个人遭际的自伤自怜 , 相比之下 , 两位诗人的胸襟品格、思想境界高下立判 。
四是了解作品的地位及影响 , 这也是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一个途径 , 如我们了解了《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意义上的咏物诗 , 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是《橘颂》的独创 , 而这一手法对后代的咏物诗词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
在分析作品的时候 , 如果我们做到这几个方面 , 那么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解答技巧 (一) , 解题入格 1 , 诗歌形象:身份+性格 2 , 诗歌意象 , 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 , 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4 , 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一) , 解题入格 5 , 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 ,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 ,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8 ,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一) , 解题入格 9 , 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 , 国破家亡之痛楚 , 游子逐客之凄凉 , 征夫思妇之幽怨 , 怀才不遇之寂寞 , 报国无门之激愤 , 建功立业之豪迈 , 自由悠闲之恬淡 , 秀美山河之热爱 , 亲情友情之真挚 , 归耕隐居之乐 , 黑暗官场之苦 , 离别思念之绪 , 贬官谪居之恨 , 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 , 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二) , 答题程式 "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 , 咏物言志(情) , 怀古咏史 , 即事感怀 , 边塞征战 , 山水田园 , 意象 , 意境 , 背景 , 主旨. 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地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 , 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题李凝幽居》思考:从这个诗题中可以看出什么内容 【提示】说明诗的内容...
《江城子》·苏轼 诗词赏析江 城 子苏 轼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 , 自难忘 。
千里孤坟 , 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 , 尘满面 , 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
小轩窗 , 正梳妆 。
相顾无言 , 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 短松冈 。
【赏析】这是一首悼亡词 。
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 , 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 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 。
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 , 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