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起源》读后感摘抄( 二 )


刘大可认为此书是科普书籍 , 我想他的目的大概是难以达到的 。虽然他在书里尽量把许多专业的知识用通常的事例来打比方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 但是专业的高层知识就是需要有了基础的知识为背景的 ,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讲成大白话被人理解的 。这本书我觉得适合生物专业的学生 , 在他们学了一些专业基础课后再去读 , 可以扩展一下专业知识面和厘清部分架构 。我们最普通的读者 , 还是先去学习或者回顾一下初高中的生物课本吧 。
《生命的起源》读后感(三):不算太好的阅读体验
从“混乱博物馆”的时期 , 我就非常关注刘大可的动向 , 因为作为年龄相仿 , 出身环境类似的我来说 , 刘大可确实是目光可见范围内最容易模仿的科普圈对象 。目前的环境下 , 诉诸权威依旧是一种政治正确 。而如果不是本科乃至研究生从事的领域 , 去进行科普工作 , 会受到更大的非议科普事业 , 似乎成为了院士或者教授才能做的事情 。施一公哪怕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发表“观点” , 在一般人来看似乎都成为了“事实” , 而区分观点和事实 , 对于大多数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从这个角度 , 刘大可做的事情很艰难 , 又非常有意义 。以一个并非生物学科班的人 , 去讲述生物学史上的终极问题 , 生命是如何从无到有的 , 这需要勇气和更多的耐心 。
但花了8个小时看完这本书后 , 却也让自己陷入了矛盾 。这是两方面的原因 , 一个方面是在内容上 , 阅读的过程中我反复在问自己 , 这本书究竟是给谁看的 , 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青少年 , 还是一个专业的生物学博士?佶屈聱牙这个不常出现的成语 , 用在这本书上真的太适合了 。我觉得除了对有机化学和生物学都有非常高造诣的读者之外 , 任何人阅读这本书的体验都不会太好 , 因为里面出现了过多的专有名词 。密集的程度基本达到了每一自然段想看懂都需要先补上三天课 , 随便举一段的例子:
至于这两段话 , 更让自己错乱自己看的是科普书还是一本散文集:
至于书中反复提及“对于这个问题 , 可以回到第四章去了解更多” , 如果当整本书充满了自己回应自己 , 和前后相差数百页的“对照” , 这本书本身的阅读体验就很不可能太好了 。而这本书的本质 , 应该是一本科普书 , 是应该让读者能顺着脉络从小到大 , 最终感受四十亿年生命起点的伟大 , 而并不应该在书中充满了陷阱 , 为了搞清楚一个细节问题向前或者先后跳过大段大段的内容去回溯和提前预告 。这样的阅读体验实在是糟糕 , 特别对于电子书的读者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