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以柳树为意象的诗词 柳树的意象( 三 )


这一切 , 都使别离蒙上一层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 , 尽管春光无限 , 人们也会黯然伤神 。
“杨柳岸”成了凄苦离愁的地方 , “烟柳断肠处”道明了柳的意境就是凄婉哀怨 。
到了唐朝 , 折柳送别更是盛行 , 长安灞桥 , 专门种植了许多杨柳 , 供人们离别时候攀折 。
据《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 , 跨水作桥 。
汉人送客此桥 , 折柳赠别”故又名销魂桥 , 从汉、唐以来 , 这儿不知演过多少人间悲剧 , 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士将它摄入诗篇 。
“杨柳含烟灞岸春 , 年年攀折为行人”、“年年柳色 , 灞桥伤别” , 可见 , 在灞桥握别的离情有多么深厚 , 诗人把送别离恨写得销魂蚀骨 。
“为近都门多送行 , 长条折尽减春风” , 大家送行 , 走出长安都门 , 离人去了 , 长条折尽 , 春色又减去几分 。
“会得离人无限意”的杨柳 , 就这样充当人们离愁别恨的载体 , “千丝万絮惹春风” , 留下了一串串带泪的故事 。
这些离别诗都被一种千回百结的愁肠所缠绕 , 被一种凄风苦雨的色彩所笼罩 。
直到王维一曲阳关三叠 , 高歌“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轻轻柳色新” , 一场清爽明亮的朝雨 , 洒洗了亘古如斯、哀怨凄苦的“轻尘” , “柳色”更新 , 终于使离别透露出一种富于希望的情调 。
毕竟 , “多情自古伤离别” , 王维的“朝雨”冲不走诗人们太多的凄凉悲苦与无奈 。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 晓风残月”三个景物组成了一个萧瑟飒然的环境 , 再加一个别酒醒、不见情人的“我” , 烘托出了离别者的内心苦楚 , 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一片悲愁难己的情怀 。
“参差烟树灞陵桥 , 风物尽前朝 。
衰杨古柳 , 几经攀折 , 憔悴楚宫腰” , 当年幼柳的嫩枝 , 如今都已成了衰飒垂老的古柳了 , 真是历尽沧桑 , 令人触目伤怀 , 词人写折柳送别的人间悲剧 , 一个“几”字 , 把多少人、多少代的共同悲哀一笔写尽了 。
周邦彦的“长亭路 , 年去岁来 , 应折柔条过千尺” , 表面上看来是爱惜柳树 , 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 , 情深意挚 , 耐人寻味 。
元朝赵孟頫的“野店桃花红粉姿 , 陌头杨柳绿烟丝 。
不因送客东城去 , 过却春光总不知”描写了郊外杨柳春光的美丽和易逝 , 以及送客时的惆怅心情 。
乔吉的“瘦马驮诗天一涯 , 倦鸟呼愁村数家 。
扑头飞柳花 , 与人添鬓华”抒写了浪迹天涯的诗人在旅途上盘缠郁结的愁思 。
“指青青杨柳 , 又是轻攀折 。
动黯然 , 知有后会甚时节” , “西城杨柳弄轻柔 。
动离忧 , 泪难收 。
犹记多情 , 曾为系归舟” , 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将离恨付杨柳 , 一片烟水凄迷中 , 有着太多太多的离愁别恨 , 浓郁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 难怪“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别离的悲哀流传到后世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情调 , 所以 , 成语中有“生离死别”一词 , 古语里有“悲莫悲兮生别离”的说法 。
这种暗色调的情绪 , 因为有了袅袅的柳枝作为意象 , 使得离别的伤感充满了春意与诗情 。
古人说情和景是“互藏其宅” , 即情藏在景中 , 景藏在情中 , 不是抽象写情 , 而是写悲喜时藏有景物 。
杨柳有着袅娜的风姿 , 迷人的意态 , “一丝柳 , 一寸柔情” , 所以 , 它被赋予缠绵悱恻 , 哀怨无尽的情怀 , 这种情怀与离别的凄婉悲伤不谋而合 , “杨柳依依” , “依依离情” , 诗人们喜欢以柳入诗 , 原因大概在此吧 。
该文章转自[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http://www.edudo.com/ziyuan/0608/2006813213555.asp
古代诗词中杨树与柳树意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二者常常同时出现? 离别诗词与杨柳杨柳的千种风姿 , 万种风情 , 无不洋溢着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