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少数民族的诗词 赞美老师的诗词( 六 )


阿里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有神山、圣湖等朝佛之地 。
令旅游者神往的,还有雪域高原的风土人情 。
藏族人民性格豪放,能歌善舞,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你这里有许多各具特色的传统娱乐活动,如角力、投掷、拔河、骞马、射箭等等 。
还有众多的民族节日,旅游 者若怡逢节日,便会受邀与藏民族同歌共舞,举杯畅饮、游客还可以访问藏民家庭,体验藏族人家独特而有趣 的生活方式 。
80年代初,西藏向世界各国人民敞开了长期封闭的大门,海外游客纷至沓来,仅1980年至 1992年13年间,来自西藏旅游、登山、探险的国外旅游者多达17万人次 。
在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旅游组织的帮助下,西藏旅游部门倡导和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旅游 项目,除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外,正有登山旅游、江河探险旅游;滑雪、热气球、徒步、骑马、划船旅游;狩 猎、钓鱼旅游;温泉浴和日光浴等 。
现在,西藏有旅游涉外饭店,招待所78家,客房1329同,其中星级饭店8家 。
国际假日集团在拉萨与当地合 资共建了三星级饭店拉萨假日酒店,三星级饭店有西藏宾馆、日喀则饭店,泽当饭店、江孜饭店:二星级的有 金谷饭店,邮电宾馆、日光宾馆、喜日拉雅饭店 。
若游客有兴趣,也可住藏式房屋或藏式帐蓬 。
西藏的一般饭 店均可向旅游者提供各种风味可口的餐饮,许多饭店设有西餐,各饭店都可烧制别具风味的藏式菜肴 。
自助餐 在各饭店已成时尚 。
拉萨和日喀则还有许多旅游餐馆,菜肴丰富,价格合理 。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西藏是中国唯一不通火车的省区 。
入藏的主要交通工...
歌颂祖国的诗歌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宋"文天祥>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宋"陆游>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宋"陆游>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唐"杜牧>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
清"徐锡麟>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
清"秋瑾>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宋"辛弃疾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
宋"文天祥>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唐"王昌龄>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宋"范仲淹>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
唐"杜甫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塞下曲》,唐代乐府名 。
李白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反映唐代反击西北部少数民族侵扰战争情况 。
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描写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现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
诗的前四句描写景物,极写边地的酷寒,以表现戍边将士为国御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全从侧面写出,意脉贯通,措语天然,不拘格律 。
诗的后四句刻画人物,表现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戍边将士的英勇、警惕 。
从结构上看,前四句对艰苦环境的描写,正是为后四句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作铺垫,足见作者构思的匠心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注:剑外,指剑门关以南,也称剑南,这里代指古代蜀地 。
蓟北,即蓟州,指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部一带,是安史叛军举兵叛乱地 。
由于个人的生活遭遇和身处复杂动荡的时代,杜诗大多都有沉郁、悲凉、凝重的色彩,但此诗却不同,它一扫往昔沉郁悲壮的气氛,写得大喜若狂、轻快明朗 。
首联点明事实原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喜极而泣 。
河南河北被收复,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颔联两句以转作承,着笔深化,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这使得诗人更是激动万分,从而漫卷诗书、兴高采烈 。
此两句妙笔传神,诗人那种大喜欲狂的情状,跃然纸上,惟妙惟肖 。
诗的后两联,继续就喜意升华,由前面的国喜、家喜,转入写喜归,表达了诗人意欲开怀痛饮,放声高歌,准备趁着大好春光早日返乡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