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报春的诗词 关于柳树的诗词( 七 )


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 。
中国是产丝大国 , 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 , 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 , 那么 , 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 , 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 , 最后一答 , 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 , 给大地披上新装 , 给人们以春的信息 。
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 , 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 新颖别致 , 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 烘托无限的美感 。
总的来说 , 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 , 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 , 再写到柳条 , 最后写柳叶 , 由总到分 , 条序井然 。
在语言的运用上 , 既晓畅 , 又华美 。
...
古代诗词里有哪些带“杨柳”的词句1. 王之涣 【送别】杨柳东风树 , 青青夹御河 。
近来攀折苦 , 应为别离多 。
2. 裴说 【柳】高拂危楼低拂尘 , 灞桥攀折一何频 。
思量却是无情树 , 不解迎人只送人 。
3. 柳氏 【答韩翃】杨柳枝 , 芳菲节 , 可恨年年赠离别 。
一叶随风忽报秋 , 纵使君来岂堪折 。
4. 岑参 【送怀州吴别驾】灞上柳枝黄 , 垆头酒正香 。
春流饮去马 , 暮雨湿行装 。
驿路通函谷 , 州城接太行 。
覃怀人总喜 , 别驾得王祥 。
5. 戴叔伦 【堤上柳】垂柳万条丝 , 春来织别离 。
行人攀折处 , 闺妾断肠时 。
6. 刘禹锡 【别苏州二首】流水阊门外 , 秋风吹柳条 。
从来送客处 , 今日自魂销 。
7. 戎昱 【征人归乡】三月江城柳絮飞 , 五年游客送人归 。
故将别泪和乡泪 , 今日阑干湿汝衣 。
8. 杨巨源 【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杨柳含烟灞岸春 , 年年攀折为行人 。
好风倘借低枝便 , 莫遣青丝扫路尘 。
9. 刘禹锡 【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 , 二十年前旧板桥 。
曾与美人桥上别 , 恨无消息到今朝 。
10. 张籍 【忆远】行人犹未有归期 , 万里初程日暮时 。
唯爱门前双柳树 , 枝枝叶叶不相离 。
11. 白居易 【杨柳枝词八首】人言柳叶似愁眉 , 更有愁肠似柳丝 。
柳丝挽断肠牵断 , 彼此应无续得期 。
12.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 , 吴姬压酒唤客尝 。
金陵子弟来相送 , 欲行不行各尽觞 。
请君试问东流水 , 别意与之谁短长 。
13. 杜牧 【柳长句】日落水流西复东 , 春光不尽柳何穷 。
巫娥庙里低含雨 , 宋玉宅前斜带风 。
不嫌榆荚共争翠 , 深与桃花相映红 。
灞上汉南千万树 , 几人游宦别离中 。
14. 白居易 【三月二十八日赠周判官】一春惆怅残三日 , 醉问周郎忆得无 。
柳絮送人莺劝酒 , 去年今日别东都 。
15. 孟郊 【南浦篇】南浦桃花亚水红 , 水边柳絮由春风 。
鸟鸣喈喈烟蒙蒙 , 自从远送对悲翁 。
此翁已与少年别 , 唯忆深山深谷中 。
16.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
17. 雍陶 【题情尽桥】从来只有情难尽 , 何事名为情尽桥 。
自此改名为折柳 , 任他离恨一条条 。
18. 许浑 【重别(时诸妓同饯)】泪沿红粉湿罗巾 , 重系兰舟劝酒频 。
留却一枝河畔柳 , 明朝犹有远行人 。
19. 李商隐 【关门柳】永定河边一行柳 , 依依长发故年春 。
东来西去人情薄 , 不为清阴减路尘 。
20. 沈彬 【都门送别】岸柳萧疏野荻秋 , 都门行客莫回头 。
一条灞水清如剑 , 不为离人割断愁 。
21.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 秦娥梦断秦楼月 。
秦楼月 , 年年柳色 , 霸陵伤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