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府诗词大赛 台州市诗词大赛( 十 )


后居南岳,炼丹成,入水不濡,入火不灼,并能隐形变化,乃入青城山不复出 。
思想与著述:谭峭著有《化书》,相传南唐大臣宗齐丘盗此书为己作,故又名《齐丘子》,后人知其原委,改复原 名,称《谭子化书》 。
全书共分六卷一百一十篇 。
《化书》以阐述道教“其道无穷”的变化为宗旨,书中从许多具体的事例论证世界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着,由此,谭峭认为世界起源于“虚” 。
道是由“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然后再由“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于是万物复归于“虚” 。
道即是“虚实相通”的精神境界,修道者经常保持此境界,就可以“无生死”,达到神化 。
主张无生死、黜是非、齐昏暗、忘祸福,泯灭一切事物的差别,达到“大同” 。
他还同情劳苦大众,主张“均食”而致太平,期望出现一个无亲疏、无爱恶的理想王国——“太和”社会 。
是对老子的“大道废,有仁义”等思想的进异步发挥 。
谭晓 (生卒年不详 ) 。
字镜川,明嘉靖时人 。
世居常熟湖乡...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元宵? 元宵俗称“汤圆”“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 。
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 。
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 。
楚昭王复国归途中泛舟长江,见江面上漂着个浮物,色白微黄,船工捞起来献给楚昭王 。
昭王食之,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鲜美 。
昭王于是令人以山楂为馅仿制供臣民食用,以庆祝家国团圆 。
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后世相沿成习 。
还有一则传说: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 。
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 。
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 。
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
这只是传说,不足为信 。
据文字记载,宋代以前没有元宵,那时人们过元宵节吃的是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到了唐代有了“正月十五日作膏粥,以祠门户”的说法,这种糕粥就是元宵的前身,经过多年的演变,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浮圆子”,也就是汤圆,寓意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 。
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他忌讳谐音“袁消”的“元宵”,于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 。
元宵节为什么要看灯?为什么要猜灯谜?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 。
”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牶“君乐民乐,君民同乐,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堪称妙对 。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设计解除了吕禄,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 。
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 。
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被取为进士 。
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 。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
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一齐敬奉火神君,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对曰牶“低点花炮震大地,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 。
3东方朔与元宵姑娘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