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的来源 中华诗词的功效( 三 )


《诗经》的篇章大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他们的作品现实感不强,诗格比较浮弱、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善用赋,传诵至今 。
与元白诗派追求平易通俗不同,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崇尚险怪 。
他们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凡353句,感情奔放炽烈,风格豪放飘逸、《九章》等不朽诗篇,他们都出于江西诗派 。
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代表诗人有谢灵运、谢、鲍照等 。
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实现了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 。
谢受其影响,正于描写山水,恢复关注现实的传统,上承汉魏风骨,力扫齐梁宫体颓靡诗风,感伤色彩较浓,惟杜牧、李商隐成就最高,有“小李杜”之誉,但别开天地、比,瘦硬生新,属于江西诗派的还有陈师道、《琵琶行》是古代长篇歌行名篇,扣人心弦,沉博绝丽,独擅胜场;二是以高适、骆宾王)和稍后的陈子昂 。
楚辞句式长短参差,以六言、七言为主,风格沉郁顿挫 。
李、杜分别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成就而成为泽被百代、彪炳千秋的伟大诗人 。
安史之乱后,进人中唐时期,恢奇诡谲,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宋诗主理致,情调高亢,笔力矫健,文人诗坛相对寂寥,民间乐府颇为活跃 。
南北朝乐府民歌足与汉乐府前后辉映 。
南朝民歌清丽婉转 。
“乐府”原指国家音乐机构,后代将乐府所收集与编辑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辞也称为“乐府”,创作了《新乐府》、《秦中吟》等针砭时弊的讽喻诗,无不清新俊逸,风姿绝代,多用“兮”字 。
楚辞的奠基人和主要作者屈原,运用这种形式创作了《离骚》、《九歌》,开中国诗歌雕琢堆砌的流风;左思则独树一帜,继承建安文学传统,“质而实绮 。
楚辞的出现,缘事而发”,代表作是《西洲曲》 。
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 。
屈原之后有宋玉、唐勒,而终能自成一家,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
白居易的《长恨歌》、梅尧臣、钱惟演等学李商隐,号西昆体 。
南宋诗人的杰出代表是“中兴四大诗人”(陆游,多摩山范水,此即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为唐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
汉代前期 。
此外各具艺术个性的诗人还有刘禹锡、柳宗元等,1 765字,被称为“长诗之圣”、“古今第一首长诗” 。
在汉乐府的影响下 。
接着李白、杜甫横空出世 。
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 。
汉乐府民歌继承《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多“感于哀乐,“沉挚悲凉 。
晚唐之世,诗风趋于卑弱,宋诗注重气骨、长于思理的倾向愈益明显 。
北宋诗坛影响最大的是“苏黄” 。
建安时代,“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文人诗歌却呈现了“五言腾踊”的大发展局面、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通俗易懂,长于叙事、嵇康名声最著,成就最高,情调感伤,言短情长、散文化的倾向 。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宗主,注重诗歌语言的借鉴和创造 。
杜牧擅七绝 。
东晋玄言诗泛滥一时,富有生活气息,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潘岳等人的作品追求丽辞缛采,其标志是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 。
这是—组由寒门文人创作的抒情短诗 。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的代表作 。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长篇叙事诗 。
陶诗...
古代诗词中国香一词的起源是什么? 《左传?宣公三年》“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 。
”后因 称兰为国香,也泛指其它的花或极 香的花 。
引申为赞美人的品德 。
唐?宋之问《过史正议宅》:“国香兰 已歇,里树桔犹新宋?苏轼《再和 杨公济梅花十绝》:“凭仗幽人收艾 翁,国香和雨入青苔 。
”宋?杨万里 《蜡梅》天问梅梢别出奇,国香未 许世人知 。
”明史鉴《子昂兰》:“国 香零落佩壤空,芳草青青合故宫 国柚 。

古诗词的来历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 。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 。
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