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的来源 中华诗词的功效( 五 )


与郎却喧暑,相忆莫相忘 。
"虽说比较简单,但确实是对画扇的歌咏 。
特别是由梁至北周的杰出诗人庾信,在梁朝时,曾作《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生动地描绘了屏风上的各优美画面,在题画诗创作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我国的题画诗,六朝时已经产生 。
唐诗宋词的来历 1、来历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 。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 。
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
2、唐诗简介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 。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
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
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
3、宋词简介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
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 。
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
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豪放派)、辛弃疾、柳永(婉约派)、李清照 。
“中华”这个词的由来?“中华”这个称呼的由来是什么? 宝鸡天台山有一座巍然耸入云霄、气势雄伟壮观的奇峰,人称天柱峰 。
天柱峰上有座“莲花顶” 。
每当日落日出之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游浮,蔚为壮观 。
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 。
相传中国国名“中华”即由此而来 。
传说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
一次,他约请天下部落首领,汇聚天台山比武论艺,还邀请了天帝仲裁 。
由于炎帝神农武艺超群,天帝感到欣慰,想提携炎帝作为人间帝王 。
便有意发下一道口谕:“谁能一夜建造一座登天梯,能使茫茫大海之中长出石莲,吾便封谁为人间帝王,统管天下人事 。
” 炎帝神农果然在一夜间造成了三座排空的天柱峰,怀中抱着一座石莲 。
天帝一见,万分惊喜,当即封炎帝神农为“赤帝” 。
随后,天帝沿着天柱峰登上了莲花顶,腾云驾雾,升天而去 。
炎帝神农作一代帝王,分管南方天下,南方属火,所以号称“炎帝” 。
炎帝施行仁政,受到人类拥戴 。
后来,炎帝神农为了驱瘟除病,造福人类,亲自尝百草,制百药,终于制服了瘟疫 。
而他自己却因吃了毒草“火焰子”,不幸死于莲花峰下 。
炎帝神农的子孙后代,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便以“三味生奇花”为缘由,把天台上莲花峰称为“中华”(古代:“华”与“花”相同) 。
世人为纪念炎帝神农的功德,便沿用此称,把中国叫做“中华” 。
诗词的由来? 诗词是俩个东西 先说“诗”中国诗歌最早起源于远古先民们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举重劝力之歌 。
如,民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载于《吴越春秋》,相传是上古炎黄时期的诗歌,内容记载了当时人们的劳动情景 。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 这500多年的时间中,我国古代诗歌取得了卓越成就 。
产生于这一历史时期的《诗经》,共收存诗歌305篇,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