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欣赏 诗词创作( 六 )


从小处入手,“喜人的春色不须多,万绿丛中一点红”即可 。
选好材料,要站得高,看得远,深入挖掘 。
立意不仅要明确,还要力求新颖深刻 。
比如欣赏音乐,不能通篇云山雾罩,只说些“三月不肉味”的话,而要点出美在何处 。
三、定体 文体自选,是说选择适合表达你所要表达的内容的文体 。
开放性话题作文,并不是就可以随心所欲了,落实到你所写的文章,就要有明确的界定,写什么必须是什么,写什么必须像什么,而不能写成“大杂烩” 。
就本次习作而言,可记叙你感受美的经历,可议论欣赏的内涵意义,也可抒写你对美好事物的感受等 。
欣赏历史 一直在崇尚、向往着历史中那片诗词并发的芳草地 。
当李清照带着“人比黄花瘦”的容颜从历史中向我走来;当岳飞的《满江红》激荡起我满腔的热血……我的心中便荡起阵阵激流 。
宋词,那古老的精华,已融入我的生命 。
张潮在《幽梦影》里说过:“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
”我不去崇尚那种“美人”,也更没有那种精通诗词文赋的文人雅量 。
我只是用自己的心去咀嚼,去品味那或婉转缠绵,或雄浑悲壮的潜在词魂,在默默中倾听历史的心跳,让自己的血液流淌得更加奔放 。
喜欢宋词,很欣赏它的那种明快的韵律 。
如蒋捷的“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金字香烧,流光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读起来如行云流水,朗朗上口,字字清新隽永,绕耳不绝,让人忍不住地对此喜爱有加 。
若领略了婉约派的似水柔情,便会深深地喜欢上它们的那种欲说还休,十咏三叹的韵味 。
才子柳永的《雨霖铃》便算得上是部经典之作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触龙颜而遭贬,不得不离开繁华的京都,登舟离开时,回望一眼这座让他失意,又爱又恨的都城,万般愁绪,万般滋味便涌上心头 。
无奈中,只有一任肝肠寸断 。
柳永的身影消失在苍茫的历史中,但是,他的灵魂却在每一句词中,冲破历史的尘芥,永世长存下来 。
在感叹婉约派的清丽、含蓄、缠绵之余,更不免惊叹豪放派的雄浑壮阔和沉郁苍凉 。
从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精忠报国的壮怀激烈,到苏轼的“一樽还酹江月,纵观千古豪情”;从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热血之誓,到辛弃疾的“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铮铮铁骨,字字铿锵,句句雄壮,让每一个人都倍增爱国之热情,倍感一眶之热泪 。
无羁地吟哦,醉到了世世的楚楚衣冠,撼动了代代的凡夫俗心 。
历史抚平了风涌乍起的波浪,吹干了沙场上映日而辉的英雄鲜血,但是,它却不能带走那些融入人们生命灵魂的菁华 。
在回望中,在历史心脏强有力的跳动声中,我默默地用心灵去倾听,去找寻,去欣赏,去感受那历万世而不朽的词魂 。
古诗词鉴赏怎么写 诗歌的赏析主要是三个方面:时间,人物和环境.时间就是要了解这首诗创作于何时,是在什么时代写的,了解时代背景,就可以很好的知道这个时代文人墨客的精神,也就是他们诗歌中蕴含的精神.人物是要了解这个作者以及诗歌中所提及的人物等,最主要的还是作者,而且很多诗歌中的人物大多是作者假借别人之口表达自己的感情.环境就是结合诗歌前后上下的文段,了解是在什么特定的环境下让作者有了如此的灵感,同时环境也是作品意境的体现.环境大到时代背景,小到烛火曳曳,这些都是作者寄托感情的地方.最后就是组织语言,有条理,有文采的将诗歌的赏析写出来.
毛泽东诗词以及赏析毛泽东诗词是怀着巨大的诗的激情,按照写诗的艺术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 。
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 。
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
” 毛泽东要求文艺家“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