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诗词蝶恋花 苏东坡 蝶恋花( 五 )


"枝上"二句,先抑后扬,在细腻的景色描写中传达出词人深挚旷达的情怀 。
柳絮漫天,芳草无际,最易撩人愁思,着一"又"字,见得谪居此地已非一载矣 。
"天涯何处无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说天涯到处皆长满茂盛的芳草,春色无边,实则化用《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之意,谓只要随遇而安,哪里不可以安家呢?"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和蒋夔寄茶》) 。
在后来的贬谪海南时期,作者又高唱着"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其二);"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均是在思乡的伤感中蕴含着随遇而安的旷达 。
下片抒写闻声而不见佳人的懊恼和惆怅 。
"墙里秋千"三句,用白描手法,叙写行人(自己)在"人家"墙外的小路上徘徊张望,只看到了露出墙头的秋千架,墙里传来女子荡秋千时的阵阵笑声 。
词人至此才点出自己的身份是个"行人",固然是指当下自己是这"绿水人家"墙外的过路人,但也有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夫》)的含义在内的 。
上片的"天涯"如果是隐指惠州远在天涯海角,则此处的与佳人一墙之隔而莫通款愫,不也是咫尺天涯吗?尾二句是对佳人离去的自我解嘲 。
行人自知无法看到墙内佳人的身姿容貌,只想再驻足聆听一会儿,孰料佳人此际已荡罢秋千离去,尚不知墙外还有一个多情的行人,这怎不令人懊恼呢!此二句极有理趣,盖佳人之"无情",乃因不知有墙外"多情"行人之存在也,而世间带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人世多错迕"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词人一生忠而见疑,直而见谤,此际落得个远谪岭南的下场,不也正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吗?作者嘲笑自己的多情,也就是在嘲供碃垛度艹道讹权番护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运,在笑一切悲剧啊!
写一首类似蝶恋花的诗词 。
要求:必须是苏轼那种类型的 。
苏东坡最出名的是他的两首江城子 和 赤壁怀古 。
江城子中其一缠绵悱恻 其二志存高远 而赤壁怀古 又是那么的大气磅礴 。
一次呈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
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
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还有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脍炙人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东坡诗词蝶恋花 苏东坡 蝶恋花】

苏东坡的诗词都很朗朗上口 但是这三首相信是经典中的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