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女子诗词句 苗写风尘女子的诗词( 八 )


“两岸桃花烘日出”,两岸的桃花盛开,灼灼耀眼,正好映着鲜红的太阳,好像这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是由桃花烘托而起的 。
这一句极具视觉冲击力,色彩十分浓重,以红日之红来衬桃花之红,真如“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浓艳,营造了一种极其壮美...
古代十大青楼名女子中国古代十大青楼女子用“红颜未老恩先断”这句话来形容那些才情、品行、忠贞不逊任何良家女子的青楼女子再贴切不过 。
即使那些被世人传颂的女子,那些被帝王将相争夺的女子,她们的命运也难逃这句伤感的句子 。
第一名 巾帼英雄 须眉比之竟折腰--梁红玉梁红玉,宋代楚州(今淮安)北辰坊人,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父亲行伍出身,后征方腊战败获罪被杀,红玉由此沦为京口营妓 。
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强弓,在京口宴会上认识卓尔不群的名将韩世忠,两人惺惺相惜,随成眷属 。
北宋灭亡后,金军继续南下,在京口与韩世忠的部队遭遇 。
梁红玉英姿飒爽,红妆披挂,挥动金山战鼓,以少于敌军十倍的兵力大败金兀术,并围困金兵于黄天荡达四十八天之久,由此名震华夏,威扬夷狄 。
后来韩世忠、岳飞、刘俊三路北伐,梁红玉随率一女兵队伍,屡败金人、屡立奇功 。
而“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也由此而起 。
纵观中国历史,真正能让须眉折腰的女子,无非花木兰、武则天、粱红玉而已,昭君、貂禅走的是“曲线”救国的道路,根本与前三者不可比拟,而历史上有无花木兰其人,还待考证 。
一位风尘女子,能在历史上取得如此辉煌的地位和成就,以“武妓”迥然不同于其它九位文妓的经历 。
这样一位不输须眉、为国为民且有勇有谋胆识过人的“侠之大者”,如若她甘为第二,那谁可堪当第一?第二名 倾城名花 薄命红颜 钱塘名妓--苏小小苏小小出身于钱塘一户殷实人家,她家先世曾在东晋朝廷为官,晋亡后举家流落到钱塘 。
苏家利用随身携带的金银珠宝为本钱,在钱塘作买卖 。
到了苏小小父母这一代,已成为当地的富商 。
苏小小是父母的独生女儿,所以自小被视为掌上明珠,因长得玲珑娇小,就取名小小 。
苏家虽是商贾之家,但沿袭了祖上香书遗风,聪明灵慧的苏小小深受薰染,自小能书善诗,文才横溢 。
可惜好景不长,她十几岁时家道中落,苏小小,最终沦为南齐钱塘名妓 。
她能歌善舞,公艺倾绝当时,然而造化弄人,在西泠与阮朗相遇,一见钟情,结为伴侣 。
不幸被阮郁始乱终弃,后小小又累遭官府中人欺辱 。
她年方十八,偶遇风寒,贾姨娘劝她自重,她却自觉无可留恋,不再进药,芳年逝世,独留春香芳影于人间 。
一代薄命红颜,终于含恨夭折风流,用生命唱出了一曲凄美的哀歌 。
难怪后世文人咏之不绝 。
清初诗人袁牧更以与苏小小同为乡亲为荣,刻一印“钱塘苏小是乡亲” 。
苏小小的生可谓古典唯美主义的绝唱,她结交的既不是帝王将相,也不是什么英雄名士,死后却为历代文人墨客,或以诗词凭吊,或以文章作传,有着浓烈的苏小小情结 。
在中国的艳史上留下了千古不摧的芳名,所以把她排在第二位,应不为过 。
第三名 空谷幽兰 艳冠群芳 传奇才女--董小宛自古江南多才俊,秀水青山育红颜 。
晚明之际,这里诞生了一位名扬江南、技压群芳的才女——董小宛 。
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金陵人(今江苏南京) 。
名白,号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 。
生于南曲青楼之中,天资巧慧,容貌娟妍,能歌善舞,琴棋书画莫不知晓,诗词文赋样样精通,喜欢旅游,醉心于山水之乐 。
董小宛出生烟花,阅尽人间的悲欢冷暖,但却有着超然脱俗的清秀与灵气,她聪慧绝伦,才艺超群,引得无数才子佳人惊奇赞叹 。
董小宛善刺绣,工曲艺,被称为“针神曲圣”,还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一,著名的如皋“董糖”即由她亲手创制,精美菜肴“董肉”也属于她的发明专利 。
董小宛有“古往今来第一妾”的美誉,著有《奁艳》一书传世 。
她重情有义,度尽劫波,终得与如意郎君,长相厮守;她气节凛然,助夫胥奔走民族大业 。
虽然年仅二十八岁即花名凋零,然“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传奇一生 。
董氏如此多才多艺,屈居第三,犹为可惜 。
不过也有版本说,此董小婉就是被洪承畴献给顺治为妃的董鄂妃 。
她是被皇太后赐死,导致顺治转而消极厌世,竟去五台山出家为僧的第一女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