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女子诗词句 苗写风尘女子的诗词( 九 )


如若果真如此,她的确未与如意郎君私守而是后被赐予顺治帝,那我觉得她的排名就不会屈居第三了 。
因为如若这样,那么她就是又一改变历史的女子,在加上她自身的才艺及经历,当越于苏小小之前才可 。
不管实情如何,对于董小婉我一直为其可惜也尤为欣赏 。
第四名 才貌双全 传奇一生 北宋名妓--李师师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 。
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师师 。
过了一年,父亲因罪死在狱中 。
她又邻居抚养长大,渐渐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肤白皙,被经营妓院为业的李媪将她收养,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 。
一时间李师师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 。
最后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 。
高俅、杨戬自然怂恿宋徽宗,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走漏消息 。
一见到李师师,宋徽宗就觉得这些年简直是白活了 。
李师师不卑不亢、温婉灵秀的气质使宋徽宗如在梦中 。
李师师与高俅早就相识,见位高权重的高大人竟然对这位陌生的客人毕恭毕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确定...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出自那首诗?“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 。
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 。
“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 。
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
从“沉吟放拨括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 。
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子 。
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 。
虾蟆岭:即下马岭,汉代董仲舒的坟墓,在长安城东南部,临近曲江 。
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极写此女昔日的红极一时 。
她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她被老辈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 。
王孙公子迷恋她的色艺:为了请她演奏,而不惜花费重金;她自己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 。
就这样年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很快流走了 。
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 。
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 。
秋娘: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 。
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 。
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贵族子弟 。
缠头: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 。
红绡:一种生丝织物 。
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 。
云篦:指用金翠珠宝装点的首饰 。
击节:打拍子 。
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现在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云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所以 。
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 。
从“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十句写此女的时过境迁,飘零沦落 。
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不再上门,她仅有的几个亲属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双过了时的鞋子,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 。
商人关心的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自外出,而抛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留守空船 。
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呢!“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
”其实即使不作梦,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 。
浮梁:县名,县治在今江西景德镇北 。
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子 。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 。
唧唧:叹息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