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客人

妈妈的客人
文章图片

妈妈在地铁口走失之后,爸爸和作为子女的我们相互埋怨,散发寻人启事,想方设法地寻找她 。我们追寻她的踪迹,复原有关她的记忆……这才发现,竟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她 。

妈妈喜欢家人团聚的喧闹气氛 。每次家庭聚会,她都会提前几天腌泡菜,跑到市场买肉,准备牙膏、牙刷 。她还要榨香油,把芝麻和荏子分别炒熟、捣碎,大家走的时候,可以带上一瓶 。妈妈在等候家人团聚的日子里,无论是遇见村里的邻居,还是在市场上碰到熟人,跟人交谈的时候总是喜气洋洋,言谈举止间洋溢着骄傲 。
库房里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玻璃瓶,里面盛着她在每个季节亲手酿制的果蔬汁 。妈妈的酱缸里盛满了准备分发给城里家人的黄石鱼酱、鳀鱼酱和蛤蜊酱 。听人说吃洋葱好,她就做洋葱汁 。赶在冬天来临之前,她做好添加了甘草的老南瓜汁,送给生活在城里的家人 。
妈妈的家就像一个工厂,一年四季都在为城里的家人制造着什么 。大酱腌好了,清曲酱发酵了,大米磨好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城里的家人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反而是爸爸和妈妈一起进城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爸爸和妈妈的生日也改为在城里的饭店过了 。这样一来,的确少了一些折腾 。
后来,妈妈说:“我的生日就跟你爸爸一起过吧 。夏天太热,还有两次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完成的夏季祭祀,哪有时间过生日啊?”起先,家人都说:“这怎么能行?”即使妈妈不愿到城里来,城里的儿女也会三三两两地赶到乡下给她过生日 。又过了几年,大家在爸爸生日那天也为妈妈准备好礼物,她的生日也就悄悄地过去了 。妈妈喜欢按照家里的人数买袜子,然而买回来的袜子大都没有被家人拿走,所以放在衣柜里越积越多 。
写寻人启事的时候,关于用妈妈的哪张照片,意见又出现了分歧 。尽管大家都同意应该用近照,然而谁也没有妈妈最新的照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妈妈变得讨厌照相 。每当照全家福的时候,她总会在不知不觉间悄悄走开 。照片上唯独没有妈妈的身影 。

我是从什么时候知道妈妈不识字的呢?
大哥进城之后,我要替妈妈写下她想跟大哥说的心里话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学会了写信 。哥哥在出生的村庄所属的小镇上读完了正规高中,独自准备了一年的时间参加公务员考试,然后接到任命进城了 。这是妈妈第一次和自己的孩子分别 。当时还没有电话,唯一的联络方式就是写信 。城里的哥哥在信纸上写满了硕大的字,寄给村里的妈妈 。妈妈准确地知道哥哥的信哪天到达,分毫不差 。每天上午十一点,邮递员骑着自行车来到我们村,车前面挂着大大的邮包 。哥哥来信的日子,无论是正在田里劳作,还是正在水沟里洗衣服,妈妈都会准时赶回家,亲手从邮递员手里接过哥哥的信,然后等着我放学回家 。我刚进家门,妈妈就把我拉到屋后的廊台,掏出哥哥的信递过来 。“大声读吧!”妈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