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客人( 二 )


离家的哥哥总是以“母亲大人前上书”开头,好像是从教科书里学来的书信格式 。哥哥先询问乡下老家的状况,然后向妈妈报平安 。他在信中说,他每周都把换洗衣服送到堂婶家,请她帮自己洗 。这是妈妈叮嘱堂婶的事 。哥哥说,他吃饭很好 。因为在洞事务所(相当于街道办事处)上班,所以连住宿也解决了,请家人不必担心 。哥哥说,既然已经来到这座城市,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而且他想做的事还很多 。他表达了自己的决心,那就是力争成功,总有一天让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老练而又豪迈地写道:“母亲,请不要为我担心,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
我大声读着哥哥的信,偶尔隔着信纸去看妈妈 。妈妈的眼睛一眨不眨,静静地凝望着后院的芋头和酱缸 。她像兔子似的敏锐地支起耳朵,唯恐漏掉一句 。信读完了,妈妈让我在信纸上记下自己的话 。她的第一句话是“给亨哲” 。亨哲是大哥的名字 。妈妈说给亨哲,我就写下“给亨哲” 。妈妈没让画句号,而我还是在名字后面画了个句号 。妈妈呼唤“亨哲呀”,我就写下“亨哲呀” 。妈妈好像忘了要说什么,说完“亨哲呀”后便陷入沉默 。我把滑落的短发拂到耳后,手里捻着圆珠笔,支棱起耳朵,注视着信纸,等待她下面的话 。妈妈说“天气转凉了”,我就写“天气转凉了” 。妈妈接着说:“春天来了,百花盛开;夏天来了,稻田裂纹;秋收时节,田垄上到处都是大豆 。”
只有给哥哥写信的时候,妈妈才不说方言 。“家里的事不用担心,希望你照顾好自己 。”妈妈没有别的嘱咐了 。妈妈开始于“给亨哲”的话语终于变奏为感情的湍流:“也帮不上你的忙,妈妈心里很难过 。”我在信纸上一字一句地写着妈妈的话,“啪”的一声,大滴的眼泪掉落在妈妈的手背上 。妈妈口述的最后一句话总是不变:“千万不要饿肚子啊 。”落款:“妈妈 。”

我是家里的老三,每次哥哥们离开家的时候,我都目睹妈妈经受离别时的悲伤、痛苦和牵挂 。送走大哥后,妈妈每天早晨都要擦拭酱缸台上的酱缸 。水井在前院,单是提水就很费力气,然而她还是挨个儿擦完了摆满整个后院的全部酱缸 。她还掀开盖子,前前后后擦得润泽而透亮 。擦拭酱缸的时候,她嘴里还哼着歌:“若不是大海隔在你我之间,也不会有这辛酸的离别……”妈妈不停地在冷水里浸泡抹布,捞出拧干,忙忙碌碌地穿梭在酱缸之间,然而她依旧在哼唱:“某一天你不会抛下我吧 。”这时候,如果你喊声“妈妈”,她便会回头张望,她那憨厚如老牛般的眼睛里已然泪汪汪 。妈妈站在酱缸前呼唤哥哥的名字:“亨哲呀!”突然筋疲力尽似的跌坐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