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客人( 三 )


妈妈疼爱大哥的方式就是在他结束晚自习回家后,单独给他煮方便面 。偶尔我跟大哥讲起从前的故事,他回应道:“不就是方便面吗,至于这样嗎?”什么叫“不就是方便面吗”,当时方便面已经是最好的美味了 。妈妈买来新出产的方便面,藏在空酱缸里,夜深人静时单独煮给大哥吃 。妈妈擦完了那么多缸,站在从前藏方便面的酱缸前,抑制不住对哥哥的想念,嘤嘤地哭了 。
每当哥哥们离家远行,我能为悲伤的妈妈做的也只有高声朗读他们寄来的家书,写下妈妈口述的回信,在上学的路上将信投进邮筒 。既然如此,我怎么会对妈妈从未涉足文字世界的事茫然无知呢?我给妈妈读信,记录她的话,然而我从没想到妈妈不识字,还要依靠年纪尚幼的我 。她的托付被我当成了惯常的使唤,就像她叫我去宅边地里摘蜀葵,或者去油坊买油 。我也离家之后,妈妈好像没有再把这件事交给别人 。因为我从来没有收到过发信人是妈妈的信 。也许是我没写信吧?因为有了电话 。我离开家时,里长家安装了公用电话 。这是村里的第一部电话 。每天早晨,总有人“喂,喂”地调试麦克风,然后通过广播说谁家从首尔来电话了,赶快来接 。原来用书信传递平安的哥哥现在也都打这部公用电话 。自从村里有了公用电话,家里有人在外地的人们,无论是在稻田,还是在旱田,每当听见广播里响起“喂,喂”的声音,便纷纷支起耳朵,互相询问找谁 。
母女关系要么是相互间非常了解,要么是比陌生人还要陌生 。直到今年秋天,我始终以为自己很了解妈妈,包括她喜欢什么,生气时怎样才能缓和情绪,她想听什么样的话 。如果有人问妈妈在做什么,我可以在十秒钟之内回答,妈妈正在晒蕨菜,或者星期天妈妈去教堂了 。然而就在这个秋天,我的想法破灭了 。那是妈妈当着我的面收拾屋子的时候,我忽然感觉自己不再是妈妈的女儿,好像变成了妈妈的客人 。不知是从哪天开始,妈妈会把掉落在房间里的手巾捡起来挂好;餐桌上的食物吃光了,她会赶紧添上新的食物 。如果我不提前告知便回到妈妈家,她会因为院子凌乱或被子不够干净而心生歉疚 。打开冰箱看看,妈妈就会不顾我的劝说,执意去市场买菜 。家人,就是大家吃完饭后,任凭饭桌凌乱,也可以放心去做别的事情 。妈妈再也不愿让我看见她纷纭的生计了,于是我也幡然醒悟,原来我已经变成了妈妈的客人 。
【妈妈的客人】(冬冬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请照顾好我妈妈》,西米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