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锦集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锦集
文章图片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本由[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0元,页数:8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一):《安娜卡列尼娜》
上中学第一次读《安娜 卡列尼娜》时间原因没读完,当时没读过什么书,啥也不懂,连自己买的是删减版的都不知道,真坑 。直到今天大学都毕业三年了才看完,陆陆续续还会把自己这么多年没看完的名著补完 。读完《安娜卡列尼娜》内心五味杂陈,列夫托尔斯泰主要写了两对情侣:安娜卡列尼娜和伏伦斯基;列文和吉娣 。第一对是注定无法获得幸福的,卡列宁无数次纠结要不要原谅妻子,要不要离婚;安娜卡列尼娜无数次后悔自己的出轨,然而却一步步沉沦自己的爱情幻想中;伏伦斯基无数次后悔眼前的局面却又不得不一遍遍给自己心理暗示要走下去 。他们三有无数次机会可以脱离眼前的困境,却不可避免地走到了安娜卧轨的结局,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是无法避免的,她一生的追求就是极致的爱情,哪怕要燃烧自己的生命,可惜卡列宁和伏伦斯基都不够爱她,他俩都向她证明了人生不只有爱情,所以安娜同谁在一起都不会幸福,因为现实生活中还真的不只有爱情 。列文和吉娣正好相反,我感觉他俩不论和谁在一起都会得到大家普遍认同的幸福,两个人是青梅竹马,有爱情的基础,同时也会向生活妥协,尤其是列文他结婚前后变化超级大,结婚前他毫无疑问是个理想主义者,婚后他会为了家人妥协,改变自己的想法,认为家人是自己生存的意义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二):幸福到底是啥?是心态
这本书用时34天 。看了两个版本的电影对照 。安娜和吉蒂两条线主导整个故事情节 。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名著之所以称之为名著?大概是因为名著能融合杂糅大部分社会人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吧 。
1、安娜不同于《面纱》和《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因空虚寂寞而出轨 。安娜神秘、妩媚,散发成熟女人的魅力,喜欢研读建筑、艺术,喜欢社交、跳舞,喜欢被爱情举高高 。她内心基本是充实的,只是突然尝到爱情的味道,想突破社会枷锁 。安娜卧轨自杀的内心独白,绝望、后悔、犹豫、不安,百感交集 。
2、伏伦斯基的同学小谢对于婚姻的看法对我印象深刻:女人——这是男子事业上的一大绊脚石 。爱上一个女人,又要做一番事业,这很难 。既要避免障碍又要随心所欲地爱一个女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结婚 。这好比背上有包袱,却要腾出双手来工作,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包袱绑在背上 。这就是结婚 。我结了婚,就有这样的体会 。我的双手一下子腾出来了 。但要是不结婚而背着这样的包袱,你的一双手就腾不出来,你就什么事也干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