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年是哪一年属什么( 四 )


由此为基点分析,今古本《纪年》所推所记厉王年数盖皆为二十六年 。不过因受《史记》十四年说的影响,今本竹书将厉王奔彘前年数移位错订为十二年,将厉王元年误系为戊申年(西历前853年) 。如果我们将厉王奔彘前二十六年数 , 加上司马迁误说的十四年数 , 则周厉王元年至于宣王即位(含共伯和干政),概有四十年 。这就合了《周本纪》厉王三十七年奔彘的说法 。
《十二诸侯年表》元年下 , 记这年当卫厘侯之十四年 。参考《卫世家》:”顷侯厚赂周夷王,夷王命卫为侯 。顷侯立十二年卒,子厘侯立 。厘侯十三年,周厉王出奔于彘 , 行政焉 。二,周宣王立 。”卫顷侯元年至卫厘侯十三年(厉王奔彘年)共计二十五年,这其中 周夷王年数和周厉王奔彘前年数 。按常理,顷侯得立后方能厚赂周夷王,那么厉王奔彘前在位年数下限为十三年,上限至少在二十四年 。这和史马迁公的三十七年奔彘的说法就产生了龃龉 。
竹书纪年
厉王三十七年奔彘这一年份应有来由 , 它当是汉初尚传的厉王在位年数 。从《史记》相关记载可以看出,司马迁并不认为厉王奔彘后年份 于周厉王在位年数 。梁玉绳《史记志疑》谓:”按厉王在位之年,汉初已无可考,故史公作表断自 。而据《本纪》所书是三十七年流彘,五十一年崩,后人皆从之 。”
然厉王在位年数加奔彘后年数长达五十一年是值得怀疑的 。我们知王在位有四十六年之久 , 则厉宣父子在位总年数长达九十六年,这是超乎常理的 。夏含夷先生质疑认为:”父子相袭 , 按照常理,父在位长,则子在位就短;子在位长,则父在位就短 。”夏先生的这个推说虽然也会存在例外,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
司马迁《史记》厉王奔彘时,国人围召公家索太子静 。召公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得脱 。”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 。”
但这事经不起推敲 。如果厉王奔彘前已在位三十七年,则太子静应已成年 。然依史记所言,厉王奔彘时宣王尚年幼,此一不也 。
十四年的时间,从年幼到,男子相貌变化是很大的 。召公立太子静 , 则国人能不疑乎?此二不也 。
出土?簋表明,厉王是个愿意有所作为的,文献金文都记载了厉王曾亲自征伐鄂侯、南淮夷之叛,且北抗犬戎的袭扰,表明了周厉王并不是隔甘于平淡的庸主,共伯和干政长达十四年,周厉王能安心流彘乎?此三不也 。
召公谏言周厉王
行政和周公摄政虽然有点类似,但本质上还是有所不同 。西周奉行父死子继的宗法制度,父在子不得继位 。天无二王,厉王奔彘后 , 尚在世则宣王不得立(不管长幼) 。但天又不可无主 , 于是畿内贵族就推举了共伯和摄政 。以大臣代王行政是权宜之计,史官记录必然还是以厉王为纪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