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原文(23)


发式和头饰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形制和特点 。男班初期,男演员解开自己头上的辫子梳上发髻,插朵花,这是最早的发式与头饰 。之后演古装戏,仿照绍剧 。用小玻璃管串成排须,装饰发髻 , 在发髻上用顶花装饰 。20年代学京剧,包大头 , 但最初没有条件制备全套“头面”,改用木质或铁皮做成定型水片,很少使用全副头面来装饰演出 。自女班诞生后,因女演员留有辫子,就用作“包头”的“发帘子”和顶级假发,并与服装的“私彩行头”相配合,学习京剧使用“铜泡包头”(如《别窑》中的王宝钏)、“水钻包头”(如《盘夫索夫》中的严兰贞)、“点彩包头”(如《碧玉簪》中李夫人)所使用的头饰 。40年代初,袁雪芬在演出《恒娘》时,改为用自己的头发梳成古装头,把头面饰件按需要选择使用 。之后,演员们也在服装改革的同时,纷纷改革头饰,从古装仕女画中找根据,开始创造越剧旦角特有的古装发式和头饰,头饰改繁为简,改华丽为清丽,头上以戴珠凤为主,装饰花不多,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 。50年代 , 为了发式的需要和化妆省时,开始做假发头套 。1950年初 , 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建立后,首先设置了“化妆管理”专业人员,并相继配备了造型设计人员,专门绘制按导演要求设计的发式和头饰设计图 。有了专业设计人员后,对头饰进行专门设计,然后送样稿到戏剧服装厂定制,从而打破了传统头面饰物的固定模式,把古代生活中的簪、钗、步摇、帼、巾帼、钮、花钿等巧妙地运用到舞台人物形象中去,为皇后、公主、官宦女眷设计出九尾凤、七尾凤、双头凤、对凤;对一般书香门第家眷设计了偏凤、单凤、凤头钗、中凤;为贫寒人家妇女设计了云头、如意、百吉、小珠凤等 。头上戴的花也很讲究,不能随便戴,注意从人物性格出发,注意花与头上其它装饰物的平衡感、层次感 。花的色彩一般不戴特别鲜艳的,大都以间色为主,保持与服装色调的和谐 。上海越剧的这种创意受到艺术界的重视,上海越剧院的化妆师陈利华、孙志贤等,还曾被邀为上海戏剧学院的专业学生、戏剧导演进修班授课 。
髯口
在小歌班初期 , 演古装戏中男角,有的用庙里泥塑神像的髯口,亦有用黑白纱线制成一排当髯口 。开始租用演出行头后,即采用绍剧的髯口 。1917年(即民国6年)男班进入上海后 , 采用京剧的髯口,如老生、大面的“黑满”、“苍满”、“白满”,小丑的“八字”、“吊搭”等等 。30年代初期女班演出,仍然沿袭京剧髯口 。30年代末,越剧兴起改革,髯口也开始改良 。先是将髯须改短、改轻 。40年代初,老生不用传统挂须,学习话剧的“粘胡” 。后因“粘胡”化妆法既不方便又化时间较多,遂改为用铜丝作架子,制作各种胡须 。大面需用满腮胡须时,不再用“虬髯”,改用“套胡”,小丑不再用“八字胡”、“吊搭” , 而用“夹鼻胡”、“翘胡”,被统称为“改良胡” 。传统的“满口”不见嘴唇,改良胡用粗铜丝弯曲成型 , 嘴唇外露可见,有五绺胡、三绺胡等 。60年代上海越剧演古装剧时 , 全部用改良胡,胡须原料以人发和牦牛毛为主,掺入羊毛,然后将毛发勾在肉色丝绢或网眼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