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味浓是什么意思( 六 )


说到这,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郑思肖说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 , 何曾吹落北风中” 。但王安石的《残菊》却写到:“黄昏风雨瞑园林 , 残菊飘零满地金” 。因此,这两句诗引起了欧阳修的质疑 。据《西清诗话》记载,欧阳修在王安石这首诗后面跟了两句:“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 。”而王安石则辩解说:“《楚辞》里不是写到‘夕餐秋菊之落英’吗?”《警世通言》更是把这个故事演绎成王安石和苏东坡的趣事 。而且还讲到后来苏轼被外放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时,发现黄州秋风过后确实是满地铺满金色的菊花花瓣 , 才知道是自己孤陋寡闻,自作聪明,错怪了前辈 。
这首自题《寒菊》图诗从晚香着笔,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 。仅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 。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 , 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 。诗句融入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此中有真意”的意趣 。后两句诗意转深一层 , 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 , 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 。
郑思肖身上这种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让我不禁联想起了更加家喻户晓,并为人所倾佩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他的那首妇孺皆知的《过零丁洋》就是最好的体现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 , 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表明自己绝不服从于敌军的意志 。尤其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千古名句,集中体现了文天祥和郑思肖这些令人敬仰的仁人志士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 。他们的这种精神,将会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
《寒菊》参考反馈题目
1立冬节气到了 , 你感觉到冬天的寒意了吗?你观察到了什么冬天到来节的现象?
2陶渊明可以说是菊花的“代言人” , 那你还知道别的花有什么“代言人”吗?
3你能再给大家分享一位有着像郑思肖、文天祥一样精神的人物吗?
4你能再给大家分享一首郑思肖的诗吗?
5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菊花的趣闻轶事 , 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吗?
参考资料
王安石与欧阳修、苏轼的菊花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