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全诗赏析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全诗赏析

文章插图
陶渊明《饮酒》全文如下:
《饮酒》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 , 欲辨已忘言 。
扩展资料1、注释
结庐:建造住宅 , 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
君:指作者自己 。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
悠然:自得的样子 。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
相与还:结伴而归 。
2、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 , 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 , 悠然间 , 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 , 却不知怎样表达 。
3、赏析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 , 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 。
“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 。
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 。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 。
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远”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 , 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4、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 ,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 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心远地自偏翻译:只要心志高远 , 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
一、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