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记忆改造的我们:脑科学的秘密读后感100字( 二 )


《被记忆改造的我们:脑科学的秘密》读后感(二):被记忆改造的我们
记忆本身就是很奇妙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正是因为存在着记忆,我们此刻的存在才变得有意义 。没有记忆,意味着过去不复存在,这是一种极致的可悲 。
在电影《寻梦环游记》中讲到,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遗忘 。如果说人生有终点,那么不会是死亡,而是人们永远的遗忘 。记忆,不仅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来说,都是重要的 。
最近我读了《被记忆改造的我们》这本书,从科学的角度对于记忆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 。
这本书的作者鲍里斯·尼古拉·康拉德是德国神经科学家、记忆培训师、记忆运动员、就职于荷兰奈梅亨的唐德斯脑、认知和行为研究所,曾获世界记忆力锦标赛多项冠军,也是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 。作为在记忆力方面有很多突破的人,自然也会更有发言权 。
说到记忆训练,我自己也曾学习过一些,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让自己的记忆力在某些方面(比如记数字,记单词,记地名)变得更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都是可能的 。当然在这一方面,年轻人的表现会更好一点 。我曾用记忆宫殿的方法记过圆周率(3.1415926535......),可以比较轻松地记住前500位 。
在这本书中,大致上可以分为两部分的内容,一方面是关于记忆的一些科学的研究,发现与解释 。对于我们大脑系统,我们的神经元,我们的记忆能力,近些年来一直都会有很多很多的研究出现,也会有一些具有突破性的研究发现 。另外一方面是关于记忆的方法,并且用具体的例子来展现记忆训练的方式 。
从记忆时间长短的角度来看,人类的记忆可以分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和瞬间记忆 。而短时记忆经过某些重复,某些练习则很有可能变为长期记忆 。
从大脑神经元的工作角度来看,记忆意味着信息的输入和传递,并且这种链接是可以通过重复来进行巩固的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情自己是很难忘记的,比如说自己的名字(因为我们常常会想到这一点,来确认自己的存在,尽管这并非刻意),比如说知道去上班该走哪条路(因为经常走) 。
但在一些情况下,我们也会发现有些事情不管自己如何努力也都想不起来了,比如有的时候我会试图去想自己背过的某篇文言文,或者是某一个化学方程式,但都以失败告终 。
对记忆相关的知识了解的越多,我们便能愈发的肯定其实几乎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记忆大师,只要在合适的时间做足够多的练习 。尽管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好像很差劲,但那很可能是错觉 。
我们不必过于高看某些记忆大师,但也不要忘记他们也曾付出很多努力 。倘若我们愿意去做一些训练,总是会有很多益处的,尽管有些人可能觉得在信息化时代不需要去记住太多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