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对话录读后感锦集( 五 )
(中)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 。”学术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对从常识和现实出发而笼聚起的关于重要性的感受,并在判断力的界定下被呈现出的精准概括;然而,学术也只有回到现实,就像知识只有融入生命,才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与深刻的洞察力 。在此过程中,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特别是那些深层次)则显得至关重要——“它不仅是美好人生的重要向度,甚至是与灵魂相伴的人们最感慰藉的源泉” 。
如果社会网络中基本单位之间的关系可以被简单划分为货币关系、权力关系与情感关系,那么教育领域中的师生之情与同门或同窗之谊则必然是(至少主要或首要是)情感关系的范畴 。尽管,嵌于市场的教育和被党政主导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货币关系与权力关系或者两者的杂糅所裹挟,然而,正本清源,返璞归真,把情感留给教育,把教育还给孩子 。
《我的教育生涯》这本书的第三部分也是在我看来本书一大特色,是汪老师与学生们的学术通讯,也是这一部分的文字、对话和故事,让我最被打动,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
通讯中的主人公大多数都是我耳熟能详或当面相识的前辈老师、学长师姐和同道学人,有汪老师在东北财大跨学科教育中心的青年同事和指导的优秀学生,有老师早年在朗润园和浙大、中大指导的优秀硕士、博士生以及在更为广阔的思想平台和机缘巧合的相遇相知中扶持提点的青年才俊——于他们,我是羡慕的,羡慕他们能够更早地与老师相识,更多地与老师交流,更深地与老师交往 。
李敏夏令营保研失败之后觉得对不起汪老师,也倍感自责,而当她在回来看望老师和大家的王仁雪学姐离开的时候,又有种想哭的冲动 。唉,这该是何等真挚而炽热的纯真情谊啊,透过这股“想哭的冲动”,我仿佛看到了那几年中她和中心的老师及学长学姐们同窗共读,砥砺思想的美好时光以及由此蕴育而成的温暖深厚的相与之情 。
刘颂杰的博士论文试图以集体传记法(Prosopography)的方法研究舒立团队的新闻实践,舒立和丁丁在微信与邮件中的指导和点拨渐入佳境地为颂杰勾勒出了在遭遇互联网革命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双重挑战的媒体如何通过持续提供嵌于社会过程的专业主义严肃新闻所感受到的重要性而完成监督权力和启蒙公众的双重使命,并以此实践为基础,实现制度化的专业主义和人治基础上的组织实践,以最终推动公共领域的精英对话 。认真、坦诚、准确和深刻,是我从舒立、丁丁以及财新团队各成员的相关对话中所感受到的这份共同关怀——无情何以生?无理何以立?
马英举是老师在北大朗润园的学生和2012年以前的助教,老师对他及其女友(后为新婚妻子)余佳在美国求学求职与生活起居无微不至的关怀更是感人至深 。“有了孩子之后生活必须足够稳定”,“国内局势趋势基本澄清之后再决定是否回国任教”,甚至还借用自己女儿的故事和经历为他们提供参考,这些都让人难以不为之动容——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岂敢忘乎?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希望你是人类经典读后感有感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老无所依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