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手抄报资料。( 四 )


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 。
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
6 | 唐代诗人韦庄,《长安清明》:《长安清明》唐·韦庄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
【点评】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 。
怎堪芳草青青 。
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 。
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 。
路上骏马乱叫 。
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 。
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 。
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 。
这首诗写得清明时的人事和景物,语言清新 。
尾联却点出“风光似去年”,“记得承平事”,透露出对盛世的怀念 。
7 | 宋代程颢,《郊行即事》:《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点评】古人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句子,而且根据生活的经验,清明这一天常下雨,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应该是个难得的好日子,所以诗里感叹“只恐风花一片飞”吧 。
全诗将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刻画了出来,落花流水虽说不是春天里独有的现象,可是毕竟是会在春日里最先出现的事物,因此诗人将追逐落花这样的游戏也写进了诗里,平添了几许稚趣,或许诗里人是想随漂浮的落花找到流水的源头,累了,于是坐在岸边石头上休憩,临水沉思,就想起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遂起了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的念头,“莫辞盏酒十分劝”的句子许是如此而来 。
8 | 《途中寒食》,来自唐代宋之问:《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
【点评】这是一首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五言律诗,是诗人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知友人所作的诗 。
前两句写寒食景象,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 。
后两句直接抒情,抒发失去家园之痛 。
在路途中,正是寒食节,在阳春三月年,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对君主的惦念 。
9 | 唐代韩翃,《寒食》:《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点...
如何写一个传统节日做传统文化手抄报 1、【 的传说】-勤是,俭是 早先有户农家,就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 。
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
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园菜铺地,,,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 。
老俩口不但勤劳节俭,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度过难关 。

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 。
虽说 长的,身强力壮,可是跟他爹娘不一样,懒得出奇 。
这也是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 。
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游游逛逛,什么活也不干 。
一天,摸摸花白胡子,感到自己老了,对儿子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 。
要吃饭,得流汗 。
你往后学学种庄稼过日子吧 。
”儿子哼哼两声,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照旧溜溜,胡吃闷睡 。
不久,老俩口给儿子娶了媳妇 。
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俩口该合计怎么干活过日子了 。
哪知这个媳妇跟儿子一样,也是,横草不拿,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 。
一天,老婆梳着满头白发,自知土已埋到了脖子,就把满心的话说给媳妇:“勤是,俭是。
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 。
”儿媳妇把这话当成,一句也不往心里放 。
过了几年,老俩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俩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日子过的富,鸡叫三遍离。
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俩口一起去世了 。
小俩口托乡亲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缸米、柜里棉花箱里衣 。
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 。
”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 。
”小俩口,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 。
过去了,几亩田地成了荒草园 。
家里柴米油盐、衣被鞋袜,一天少似一天 。
小俩口还不着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