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衰亡史读后感( 四 )


罗马帝国衰亡史读后感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 不是一天完成的
文/吴情
在前现代世界 , 东、西方都曾屹立着一些今天我们称其为“帝国”的政治实体 , 东方有中华帝国 , 而西方则有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等 。视线放到罗马帝国身上 , 美国小说家爱伦·坡那句著名的断语——“光荣属于希腊 , 伟大属于罗马 。”——总容易在第一时间成为我们对罗马帝国的泛泛印象 。西方有句谚语 ,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Romewas not built in aday.)从台伯河畔的共和国到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 , 罗马帝国 , 自有其荣耀鼎盛的岁月 , 可试问 , 它究竟为何逐步走向衰落和灭亡?
关于罗马帝国的学界研究著作 , 可谓汗牛充栋 。书山学海之中 , 很多人可能会想起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皇皇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Rise andFall of RomanEmpire) 。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 , 吉本在叙述帝国衰亡的历时过程时 , 发出了“野蛮最终战胜文明”的感叹 , 令人颇有共鸣 。不过在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詹姆斯·奥唐奈看来 , 罗马帝国的衰亡 , 非吉本之叹可以完全揭示 。他认为作为一名史学家 , 吉本“有很大的局限性” , 虽为大家 , 但“如今许多学术上的平庸之辈知道的也要比他多” , 为此 , 他写作《新罗马帝国衰亡史》(TheRuin of the RomanEmpire) , 以讲故事的方式重新描绘了罗马帝国由盛而衰的特定过程 , 同时在解读文献资料、人物评价方面给予读者以启迪 , 当然 , 在所论述的范围上 , 奥唐奈的《新罗马帝国衰亡史》无法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相较 。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除“序曲”和“尾声”外分为三大部分 , 依次为“狄奥多里克的世界”、“查士丁尼的世界”和“格列高利的世界” , 分别以意大利总督狄奥多里克 , 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 , 教皇格列高利为主角 , 围绕他们如何走上权力巅峰、如何试图有效统治所辖地区、如何处理内外部各方的威胁 , 辅之以时代背景 , 从而展现了罗马帝国多个方面的特征 。
在第一部分“狄奥多里克的世界”中 , 读者可以看见狄奥多里克如何从边境事务官逐步蜕变为意大利总督的过程 。狄奥多里克文治武功都堪称不凡 , 他担任军职后 , 参与的战事多胜 , 逐渐受到君士坦丁堡的皇帝青睐 , 后者对其委以重任 。狄奥多里克不久即担任意大利总督 , 他治理意大利时 , 意大利几乎“夜不闭户 , 路不拾遗” 。他曾到访罗马 , 罗马帝国的旧都 , 象征性仪式中表现自己对帝国传统的尊崇 , 也是在对君士坦丁堡的皇帝表示政治上的忠诚;终其一生 , 他从未称帝 , 却掌握大权 , 也为君士坦丁堡的皇帝时刻忌惮着 。他对宗教的态度则糅合了童年经历与政治目的 , 威望“一部分来自他所扮演的罗马帝国合法的地区统治者这一角色 , 一部分来自他在童年和青年时代在君士坦丁堡所培养出的对基督教各教派的宽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