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古诗词无人才培养的关系( 五 )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从艺术产品、文化产品、行为方式、信仰方式、语言特征等五个方面加以分析 , 并在进一步反思我们自近代以来在艺术和美学方面所走过的弯路 。
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 , 首先是因为“诗”这种文化产品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着特殊地位 。
从春秋的“诗经”到战国的“楚辞” , 再到汉魏的“乐府” , 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 , 诗这种形式虽然千变万化 , 但却始终占据着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 , 并渗透到以后出现的其他艺术形式之中:不仅戏曲“以诗为词” , 小说“有诗为证” , 而且书法也要写诗 , 绘画也要提诗 。
所谓“诗中有画 , 画中有诗”的真正含义 , 是将“意境”作为一切艺术所追求的最高目的 。
从这一意义上 ,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 ,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
其次 , 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 , 不仅是因为诗的精神主宰着中国艺术的整体精神 , 而且也由于以诗为灵魂的艺术精神影响和左右着艺术之外的文化产品 。
在感性活动方面 , 中国的体育并不以开发人的肉体极限为目的 , 也从来不陷入狄俄尼索斯式的迷狂 , 而是在感性宣泄中强调理性的制约 , 在肉体的拼搏中注重智慧的较量 。
中国的武术不同于西方的拳击 , 它不仅要打得准、打得狠 , 而且要打得巧妙、打得漂亮 。
即要在花拳秀腿之中创造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
最能代表中国体育精神的不是足球 , 而是太极拳 , 它不是一种忘乎所以的肉体迷狂 , 而是强调身与心的统一、气与力的和谐 。
直到今天 , 我们在国际体育竞赛中的强项大都带有艺术的成分 , 如体操、跳水、技巧之类 , 而在足球、田径等单纯感性较量、张扬肉体迷狂的项目中 , 我们则常常处于先天的弱势地位 。
关于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关系的几点思考 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好推动改革发展随着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 我国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 改革也在逐步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 。
在改革的初期 , 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家经济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 首要的是通过深化改革加大对外开放 , 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财税金融体系改革、社会保障体制完善、国民收入初次再次分配、有效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促进社会经济领域的公平正义的实现、人民物质需求的满足 。
但是物质上的满足 , 只是低层次的生存层面的满足 , 一个社会只有文化上的丰盈与充实 , 才是真正的社会发展进步 。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 ,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 , 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
文化相对于经济发展是更高级的 , 关乎人的幸福指数和真正美好生活的存在 。
如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 , 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
”[5] 我们讲改善民生 , 不仅指吃饱穿暖生活好 , 更要求有文化、人的内在精神需求的满足 , 这才是真正的通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选择 。
并且相对于政治、经济、科技等社会发展进步指标 , 文化既是目标 , 又是助力其他目标顺利高质量实现的有效保障 。
文化是人发展的高层次也是轴心要素 。
文化是一种隐性的同时也是持久性的具有强大主观能动性的力量 , 可以作用于现实的物质存在 , 深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
文化影响着人们在经济社会中的关系 , 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 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认知价值判断 , 坚定文化自信可以凝聚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 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
面对改革深水区和攻坚区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 , 社会结构深刻变化 ,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 国家统一大业任重道远的实际 , 文化自信将会变为巨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源泉 , 变成重要的战略资源 , 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无限的精神支持 , 激发起全党全国人民面对改革发展艰难险阻的无限热情和强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