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怎么写?( 十 )


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我们能够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 。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 。净心是持续清醒认识的源泉 。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 。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 。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 。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主角,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职责,就是“有作为” 。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 。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 。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 。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群众,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道德经读书笔记怎么写?


在孩提时代的我就曾经接触过圣人老子的《道德经》,大家可以轻而易举猜到当时懵懂孩童的我,对于这本书可谓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对老子以及《道德经》的初步认识还得追溯到我爷爷跟我讲的故事 。爷爷跟我讲了很多的古代传说,其中就有关于圣人老子的传说——相传老子一夜间就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道德经》,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而去,成为神话传说中的太上老君 。小时候听着这些传说比较神秘、玄奥的东西,都是和老子相关的,但是老子是谁,什么是老子的学说,他所著作的《道德经》讲述的是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却知之甚少,而且那时根本看不懂 。
读懂一本书,首先读懂一个人 。这是我阅读书籍的座右铭,若光看一本书所讲的内容,而不去深入了解作者为何做此书的种种原因,那就与作者做此书献于世的真正目的了 。我不乏有些人著书纯粹是为了赚取稿费或者立名,那样的人不配叫作者,只能勉强称为写作工作者罢了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时天下大乱,诸侯纷争,广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时代造英雄,时代也会造就文化精神上的佼佼者 。